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艺财辞典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9日 02:53 中国证券网-上海证券报

  上海证券报 

  高古瓷

  釉上彩:(1)低温釉上彩。在已烧成瓷器的釉面上用彩料绘画,再入窑在600~900℃之间进行二次焙烧而成的品种。这种彩有凸起感觉,易磨损褪色。(2)高温釉上彩。在坯体上
施釉后,再将色料加点彩或彩绘于釉面上,然后经1200~1300℃高温一次烧成。烧成后彩与釉溶融,感觉上彩在釉中,因而又被称为"釉中彩"。

  釉下彩:釉下彩是用彩料在瓷器坯体上直接施彩,然后再罩一层透明釉,入窑后在高温气氛中与瓷器一次烧成。据记载,三国东吴的青瓷器上已有成熟的釉下褐彩生产,至元、明、清时期景德镇青花瓷是釉下彩最成功的制作,也是中国瓷器的代表品种之一。

  单色釉:也称一色釉,凡瓷器表面施一层单一的色釉即谓单色釉。中国瓷器的釉彩始于单色釉,最初的单色釉便是白釉瓷。后来出现青釉、黑釉,到了明代的黄釉、清代的红釉、蓝釉,争奇斗艳。单色釉瓷和青花瓷、彩瓷一样是元、明、清三代景德镇制瓷业的三大主流产品,其烧制难度较高,也被认为是陶瓷收藏的最高境界。

  青花:青花是我国最著名的釉下彩品种,它是用钴料作着色剂,在瓷器坯体上直接描绘后再罩上一层透明釉,经高温还原焰一次性烧成。唐代时已出现青花,宋代也有生产,但数量不大,元代景德镇青花瓷的烧造达到高峰,明、清青花瓷器更是数量巨大,普遍受到欢迎。

  金彩:用金作瓷器花纹装饰称"金彩"。瓷器上饰金彩,能增添纹饰的美感,使器物显得雍容华贵,富丽堂皇。古代金彩可分为扣金、贴金、描金三大类。金彩在唐代已普遍使用。五代、宋、元很多瓷器上饰金彩。景德镇窑明清两代大量使用金彩,明嘉靖朝更为突出。

  宋加彩:宋代在河北定窑等窑口,出现了在已烧成的瓷器上用色料加以绘画,再经低温烘烤的新工艺,这种工艺被称为"宋加彩"。宋加彩的彩料有红、绿、黄、金、银几种,这是我国瓷器上最早的低温釉上彩。有的器物只用红、绿两色,称作"宋红绿彩"。

  戗金:即金箔贴金,在瓷器上贴金流行于元明两代。江西高安元代瓷器窑藏即出土有戗金瓷器。戗金原用于漆器,后来才移植到瓷器上。明曹昭《格古要论》说那时的戗金器"多是酒壶、酒盏,甚可爱"。

  青花釉里红:以钴为着色剂的青花与以铜为发色剂的釉里红工艺结合,称青花釉里红。这一工艺始于元代,在河北保定与江西高安元代窖藏出土的瓷器就有青花釉里红的作品。它改变了以前只绘一色之单调。由于钴料与铜红发色温度要求不一致,所以要成功地将二者装饰于同一器上,颜料配制、烧制工艺要求都非常高。

  明清瓷器

  斗彩:斗彩是釉下青花和釉上彩色相结合的一种彩瓷工艺。先在胎上用青花画好图案,罩上透明釉,入窑焙烧,烧成后,再在留出的空白处用低温彩料填绘、拼斗,又复入窑炉烘烤,即成斗彩。青花是构成整个斗彩画面的主色。斗彩创于明成化年间,首先应用"斗彩"名称的是成书于清雍正年间的《南窑笔记》。

  素三彩:素三彩是明、清两代景德镇生产的彩瓷品种之一。素三彩以黄、绿、紫三色彩釉为主,没有红色,故谓"素三彩"。它的制法是在高温烧成的素瓷涩胎上以彩釉填绘早已刻划好的纹样,再经低温一次烧成。不限于黄、绿、紫三种颜色,还有黑、白等色。在明代正德年间已极为精致,清代康熙朝有新的发展,盛行一时。

  五彩:五彩是在已烧成的瓷器上,用红、黄、绿、蓝、紫等多种彩料,按图案花纹饰于釉上,再在彩炉中二次焙烧而成,属釉上彩。清康熙时期,新发明了釉上蓝彩和墨彩,从而釉上五彩取代了青花五彩。雍正时期,粉彩盛行,五彩趋于衰落。以后五彩只作为仿古瓷而少量生产,因此亦称"古彩"。五彩线条硬朗、层次分明,烧成温度稍高于粉彩,又没有粉彩的柔软感,故又叫"硬彩"。

  珐琅彩:珐琅彩始于康熙中晚期,盛于雍、乾两朝。先在景德镇烧成瓷坯或精细白瓷,然后在清宫内务府造办处作珐琅,彩烧而成。所用彩料,雍正六年以前用进口珐琅料,雍正六年以后,宫廷自制珐琅彩料。乾隆珐琅彩画面受西洋画影响很大,亦有在彩地上用各种色彩绘上各式各样的织绵纹、丝绸纹等花纹,谓之"锦灰堆"。又在花纹中添绘各式缠枝花或其它图案画,称之为"锦上添花"。习惯上珐琅彩又被称为"古月轩",但"古月轩"与珐琅彩之名是否可以统一,目前尚未定论。

  粉彩:康熙晚期,在五彩的基础上,受珐琅彩直接影响,利用进口的金红,创烧了粉彩瓷。它的制作,一般是在素瓷上描绘轮廓后,先填一层"玻璃白",再以所需的色料用乳香或水调匀,在玻璃白上进行描绘,最后入炉烘烤。粉彩以雍正朝最著名,乾隆粉彩仍有很大发展。由于粉彩多为进口原料,其所施彩也属西洋艺术特色,故乾隆时粉彩又有"洋彩"之称。

  广彩:雍正、乾隆、嘉庆时期生产的一种外销瓷,其素胎由景德镇烧制完成后,运往广州彩绘纹饰,制成后直接销往海外,故称"广彩"。广彩风格特殊,色调迎合西方人所好。雍正时制作精细,设色浅淡。尔后设色均趋浓艳。以西洋细腻的油画笔法绘出,富有立体感。

  后加彩:在旧的瓷器上进行新加彩,再在低温炉中烘烧,充当当时的彩瓷,以抬高其经济价值,这种瓷器作伪的方法叫后加彩。自清康熙至民国初年,均有在旧器上后加彩的伪作。如在明代的白瓷盘或碗上后加彩;雍正、乾隆的白瓷上加珐琅彩。由于这些器物本身是旧器,有的还有当时的底款,因而给鉴定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