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从改革到创新 中国股市上扬能否板上钉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 09:19 中国经济时报

  本报记者 唐玮

  1月4日,2006年的第一个工作日,商务部、证监会、国税总局、工商总局、外管局五部委就联合发布了《外国投资者对上市公司战略投资管理办法》(简称“28号令”),其中明确规定,境外战略投资者可购买已股改公司A股股份。与此同时,证监会公布了《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证券市场才刚挥别2005年的“改革年”,便马不停蹄进入新一轮
的“创新年”。但新年走势的开门红,是否就一定预示着今年股市真能由熊转牛还未可知。

  专家学者看多

  申银万国首席分析师桂浩明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从开门红无法为全年定论,但就目前情况来看,市场完全有能力上一台阶。“基于去年大幅调整的基础上,从走势来看,今年将毫无疑问收复去年的失地。从市场的架构来看,由于

股权分置改革的逐步推进,会形成以G股为主体的投资架构,在此基础上,由于对外开放和金融创新的不断升温,会使市场呈现新的热点,推动市场上升。”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认为,2006年回暖的眉目已经清楚。“从技术走势来看,虽然现在还未能断定牛市已经形成,但在未来的一个季度,股票若能维持在1100点,出现一个罕见的、长期的横盘整理的过程,牛市的趋势即会形成。历史经验表明,若长时间在一个点位浮动而并不下跌,此市场就无再做空的动力,除了上扬别无选择。”他分析说,“从整个资金的流动来看,股市的资金正在回流,其他经济热点正在消退。以房地产为龙头的热点行业正逐步降温,资金面临着新的分流。从银行资金的流动层面来看,从9月份开始的定期存款大幅度增加,这一超乎寻常的悸动充分表明实体经济出现了不景气的趋势,资金必然另找突破。”

  北京证券分析师张九辉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今年一改市场前五年下跌的低迷,且利空的因素至今已反映完毕,呈现上扬走势极有可能。

  制度创新遇上业绩回调

  顺利收复失地的重要条件即是制度的不断创新,新公布的“28号令”和《上市公司股权激励管理办法》便是促进证券市场“辞冬迎春”的重要措施。

  中信建投证券研究所副所长董晨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说,2006年证券市场的难点之一,是制度创新遇上了业绩回调,决定了市场必然复杂万分疑雾顿生。“政府为了推动资本市场的发展推出了许多创新措施,但是上市公司的业绩总体来说却呈现一个收缩的态势,利好和利空掺杂决定了今年的证券市场十分复杂。下半年利空可能会占优,新股发行,上市公司业绩真正现形,非流通股逐渐流通,流通量将达到600亿左右。至此以后,每年新增的流通量约为1000亿左右,依此类推到2008年的下半年,一下子能释放3000-5000亿的流通量,整个形势仍紧张。”

  董晨分析,“28号令”和《股权激励管理办法》的出台正当时。“此背景下引进资金非常迫切。政策现在出台,半年以后资金能大量进入,弥补股改完成后的不足。同时股改加上并购的方式将会逐渐兴起,外资作为战略投资者进入企业带动国内的资金显得尤为重要。股权激励的推动作用更不言而喻,大多数业绩不错的企业仍未上市,如此一来大大调动了上市和未上市公司高管的热情和激情。”

  董晨指出,公司和股市的价值会逐渐“原形毕露”,对今年股市仍是正面作用。“外资进入、股改全流通会促进市场真正关注股票的价格,让公司业绩真实显露,使得上市公司的价值和股市的价值真正体现,无论好坏都原形毕露。从今年来看,完全体现对股市而言是正面影响,整体经济有所回落但并不会下降过多,对于上市公司的业绩仍有支撑。”

  股权激励要加强外部监管

  新措施定能促进市场上扬?桂浩明指出,“股权激励未必一定能管理好公司,外资也不是从二级市场购买,但需要看到,开放给市场带来了新的资金架构,也体现了人们对后市的稳定预期。”

  “28号令”的开闸使得A股上市公司继银行业之后张开了怀抱,无疑增加了股市的资金,顺便旁敲了一下内资,因为引进的目标明确是“维护证券市场秩序  引进境外先进管理经验、技术和资金,改善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外援能否治愈我国企业的痼疾仍未知,而在并购与参股愈演愈烈、内外资激励争夺的态势下,处于“乱花渐欲迷人眼”的投资者们如何把握方向?尹中立认为,证券市场的价格必将两极分化,投资的理念急需改变。

  尹中立认为,《股权激励管理办法》总体的作用值得肯定,但是《办法》并没有规定行权后如何对高管进行外部监管。“值得注意,管理层有了动力后会不会联合庄家做高股价?这样必然损害上市公司的发展和股民利益。历史经验表明,中国以往被做过庄的公司都以倾家荡产告终。”

  尹中立强调,“如何有效监管仍是大问号,这并不取决于证券市场单一的制度变革,依靠股票市场的单兵突进来变革无法实现,还有赖于外部环境的变化。”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