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供需失衡天胶步入牛市主升浪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6日 09:05 中国证券报

  上海金鹏王伟波

  2005年,天胶受天气等因素影响而形成减产格局,使全球天胶整体供需相对平衡形势发生根本性转变。在需求保持稳步增加背景下,供应减少对行情形成有力推动,全球胶价呈现出震荡走高格局。

  供需平衡格局再度被打破

  天然橡胶刚性供应特点,决定其供应增长缓慢,并且具有明显的6至8年周期性。而近几年天胶牛市行情延续,主要建立在供应相对保持平衡、而需求则以迅猛增加基础上。

  2005年9月下旬,我国主产区海南遭遇达维台风袭击,无疑为今年第一季度停割期库存供应埋下隐患。笔者预计停割前损失6-8万吨,另外预计直至2008年,海南农垦每年产量大约仅能有台风前的一半,约15万吨。尽管目前两大垦区库存大约在5万吨左右,但目前已经停割。随后4个月时间内,将以消化库存为主。在关税不降、进口胶价高企背景下,这5万吨国产胶库存能否支撑整个停割期消费需求,目前来看有些困难。受干旱与台风影响,预计今年中国天然橡胶产量只有33万吨左右,较2004年减产10至15万吨。

  从国际市场来看,泰国年产橡胶300万吨左右,占全球35%,是全球第一大产胶国。每年12月至次年2月份,是泰国南部割胶旺季。但去年12月份,泰国南部持续降雨,使割胶作业受到严重影响。按照目前时间进程,恢复割胶至少要等到1月中旬。很显然在12、1、2三个生产旺季月份,泰国南部主产区已经有至少1个月时间无法正常割胶,这对2006年第一季度产量将形成重大影响。随着全球天然橡胶需求旺季到来,供应如果无法跟上需求,天然橡胶将继续牛市行情。

  中国需求保持强劲势头

  在欧美、日本等地区对于天然橡胶需求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下,中国需求则继续保持强劲增长。中国海关总署公布的数据显示,2005年1-11月,中国进口天然橡胶125万吨,较去年同期增长8.4%,其中11月份中国进口天然橡胶14万吨。中国并未因为胶价上涨至历史高位而需求受到相应抑制。

  轮胎做为天然橡胶第一大消费产业,其在2005年保持稳定增长。据中国石油化学工业协会统计,2005年1-10月份,我国轮胎产量达2.24亿条,同比增长29.0%。其中子午胎1.02亿条,同比增长39.5%,占轮胎总产量的45.56%。据此推算,全年轮胎产量将达3亿条,其中子午胎产量将达1.3亿条。

  全球库存处于历史低位

  自2001至2003年,全球天然橡胶官方储备库存基本释放完毕,目前全球官方储备库存已经降至非常低位置。从全球定价市场看,上海市场和东京市场库存也处于非常低水平。日本公布的民间库存,截至去年12月10日只有8700吨;而上海期货交易所期货库存也仅仅维持在18000吨左右。全球天然橡胶市场低库存水平,是2005年胶市大涨的必要条件,这与国际胶市减产周期基本吻合。全球低库存状况在供需趋紧背景下,2006年很难有实质改善。

  2006年,天然橡胶供应与需求形势尚难以发生根本性转变,天胶价格已经初步具备在目前高价位区间经过充分调整之后继续走高的潜力。进入第一季度之后,随着全球天然橡胶消费新一轮启动,供需失衡格局将会再次成为推动天然橡胶牛市行情向纵深发展的基础。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