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明星电力资金黑洞 > 正文
 

明伦集团入主明星电力后行为及动机分析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5日 08:15 中国证券报

明伦集团入主明星电力后行为及动机分析

  本报实习记者 董鉴

  经济学最基本的假设就是“理性人”假设,每一个参与交易的市场主体一定是以成本收益分析为依据,来做出市场行为的选择。简言之,“利”字当头。不妨用这个原理为明伦集团(资讯 行情 论坛)收购明星电力(资讯 行情 论坛)做一次成本收益分析,剖析一下明伦集团入主后的行为及动机。

  约束条件:在明伦集团所获

股票不能上市流通的情况下,投资价值不能在流通市场得到体现,因此投资回报自然而然落到了上市公司的头上。

  成本分析:明伦集团入主明星电力花费3.8亿元人民币,折合7.969元/股。

  收益分析:以明星电力2003年、2004年两年净利润加权数9369.12万元,10%的增长率和持股比例计算,明伦集团每年的投资收益约为2530万元。

  结论:在每年都能全部分红的情况下,明伦集团完全收回3.8亿元的投资至少需要15年。说明明伦集团在踏踏实实地经营而不能有任何闪失的情况下,需要15年才能收回投资成本,这不包括留存公司的法定公益金

公积金在内,还要忽略计算资金的时间价值和机会成本。

  从以上分析来看,似乎尽快从明星电力拿到尽可能多的钱,是明伦集团的最优选择。实际情况表明,明伦集团的确没有足够的耐心等待长达15年的投资回报,为追求短期利益而把明星电力当成了“提款机”。明伦集团在股权过户完成后,一方面即刻把股权质押出去获得银行贷款,另一方面为满足自身资金需要,利用明星电力从银行融资占为己有或出借给其他公司,使明星电力背上了巨大的银行债务包袱。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趋利”本无可厚非,但前提是市场主体必须遵规守法,其“趋利”行为不会扰乱正常的市场制度。制度是市场的基石,任何无视、破坏制度的行为都必将承担巨大的违规成本。在不计违规成本的情况下,掏空上市公司当然是周益明的最优选择。然而,以资本甚至自身名誉去豪赌巨额短期收益,周益明所漠视或者忽略的违法违规成本,恰恰注定了他会成为这场博弈中最大的输家。

  周益明等资本玩家为获取巨额短期收益,宁愿输掉名誉和信用。然而,名誉和信用可能是这个市场上最稀缺的资源。按照经济学中资源的禀赋论,最稀缺的资源也必定是最可珍贵的资源。丢掉名誉和信用这样的稀缺资源,必将失去一切。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陈子昂,正是四川遂宁人。陈子昂在这首《登幽州台歌》中感叹自己生不逢时,怀才不遇。记者不由得想到现在身处狱中的周益明曾经少年得志,年仅29岁就以10亿元的身价名列2003年胡润百富榜的第83位,不知他此时若读到这首意境深远的《登幽州台歌》,会作何感想?

  其实,决定成败的道理很简单:做人做事,诚信为本;莫伸手,伸手必被捉!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6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