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观察:*ST公司突击盈利有所收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 08:31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 韩万宁 北京报道 每至年底,为避免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ST类上市公司总会掀起一股突击拼凑利润的高潮。然而异于往年,*ST公司在2005年底“突击盈利”的现象却有所收敛。 首先,获得财政补贴的*ST公司寥寥无几。
依照往年的经验,年底应该是绩差公司集中获得财政补贴“红包”的日子。粗略统计,2003年底的短短数日内,先后有*ST松辽、*ST鼎天、*ST天发、*ST民百、*ST白鸽、*ST昆百大、*ST长控等面临暂停上市的公司获得财政补贴。2004年底,则有*ST农化、*ST万鸿、*ST秋林、*ST京西、*ST华信、ST冰熊等公司。尽管财政补贴的数额不等,但其对这些公司的扭亏保牌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2005年底,仅有*ST飞彩和*ST化工两家上市公司获得财政“红包”。其中,*ST化工12月21日公告称,获得1760万元的财政补贴,用于弥补当期亏损。公司因此预计全年盈利。而当地政府则给*ST飞彩财政补贴14500万元,记入补贴收入。 其次,*ST类公司变卖资产的热情也有了明显的下降。往年,尤其是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制度刚实施后的几年里,出于对终止上市的担忧,*ST类公司成为上市公司年底资产卖场的主要“摊主”。形式多为溢价关联出售股权、房产、土地等资产,以此拼凑利润,躲避退市。2005年底,*ST公司变卖资产的热情明显下降。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在2005年11、12两个月中,在数量众多的*ST公司中,涉及资产剥离的仅有*ST运盛、*ST兰宝、*ST金牛、*ST嘉瑞和*ST化工5家,且全部是转让子公司股权。其中,涉及金额最大的是*ST运盛,该公司全资子公司耀晶实业以1.142亿元的价格将其所持有的运盛集诚公司转让给FirstRiseLimited,公司明确表示,该交易将有助于公司业绩的提升。而其余几家公司的资产转让虽然也多多少少有些盈利,但对全年业绩的影响甚微,如*ST化工转让陇神药业的收益仅为137万元,*ST兰宝转让长春奥奇75%股权的价格为象征性的1块钱。更确切地说,上述几家公司年底甩卖资产,主要是为了调整业务结构,剥离亏损源,拼凑利润的意图并不明显。 此外,除了财政补贴和变卖资产两条常规的扭亏路径之外,通过收回债权调节准备项目和利用变更会计政策调节利润(如变更折旧年限、调整坏帐计提比例等),在去年底几近销声匿迹。 分析人士表示,*ST类公司“突击盈利”热情的下降,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壳资源”价值的下降。前几年,上市公司作为一种稀缺资源,颇有些奇货可居的味道。绩差公司“突击盈利”的最主要动因就在于大股东和地方政府的“保壳”思想在作怪。但目前来看,由于三方面的原因,“壳资源”价值正日趋贬值。其一,随着上市公司数量的不断增加,“壳资源”的价值重心整体上移,一些资产质量极度恶化的*ST类公司,已经逐步淡出了重组方的视野。如此一来,相关方面在对待部分*ST公司的重组上缺乏热情。 其二,重组*ST公司潜在的巨大风险是相关方面不得不考虑的。这里有两个非常明显的例子,一个是*ST华信,另一个则是日前刚刚被终止上市的*ST龙科。前者2004年中期虽然倚仗当地政府2000万元的财政补贴得以恢复上市,但最终还是因为债务巨大被迫终止上市;而后者2005年中期虽然通过冲回2000多万元的无形资产减值准备而盈利,但因冲回的主要依据是建立在未来盈利预测基础上,持续经营能力仍存在重大不确定性,最终未能获得交易所上市委员会认可而被终止上市。由此来看,*ST类公司恢复上市仅靠暂时的“突击盈利”是不够的,没有实质性的盈利资产做后盾,终难逃退市厄运。 第三则是目前的股权分置改革,制约了“壳资源”的再融资价值。支撑“壳”成为“资源”的最主要的,是其重组后的再融资价值。然而,由于目前正在进行的股改将再融资捆绑到了一起,*ST类公司股改的高难度,实际上已经在客观上“冻结”了此类公司在未来较长时间内的再融资能力。而失去了再融资能力的“壳”几无价值可言。这可能也是造成当前*ST类公司“突击盈利”热情不再的最主要原因。 新浪财经提醒:>>文中提及相关个股详细资料请在此查询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