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冬季攻势有望接轨春季行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4日 08:06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上海报道 2005年12月的股指终于如投资者所愿报收阳线,并打破年末无行情的惯例。去年末的红火自然让投资者对今年行情怀有更多期待,从历史走势看,一季度的股指往往是涨多跌少,这无疑更增添了“冬季攻势”顺利接轨“春季行情”的希望。
自2005年12月6日本轮行情启动以来,在迄今为止的17个交易日里,沪综指累积上涨了7.21%,但期间从未出现让市场激动不已的爆发式行情,最大单日涨幅也仅为1.38%。17个交易日里虽然出现了4根阴线,但单日最大调整幅度也仅为0.49%。而更为不温不火的则是成交量。17个交易日里沪市平均日成交额约为62亿,单日最高成交额为87亿,但最低也没有低于50亿。用一位基金经理的话来说,就是“成交量未见有效放大,但却没有明显缩量”。 从上述数据不难看出,由蓝筹股领衔的本轮行情呈现两个明显特点,一是大盘稳步推进,期间股指单日涨跌幅非常有限;二是成交量始终不温不火,始终未能有效放大。前一个特点给人的感觉是稳健,股指韧性十足再加上不时浮现的机构身影,让市场看到未来持续上涨的潜力。而后一个特点给人的感觉是股指上涨多是存量资金所推动,缺乏对场外资金的吸引力,参与性不强让不少分析认为投资者对后市分歧严重,这或许又是一波年末“做市值”行情,“年关”一过即可能展开新一轮调整。 机构积极而散户冷淡也是迄今为止本轮行情的特点之一。记者熟悉的一位股民自行情开始就对其有些不屑一顾,行情的“温吞”甚至让他认为这连一次像样的反弹都算不上。记者在部分证券营业部里了解到,持上述看法的中小投资者不在少数。而受这种看法的影响,很多中小投资者都成为了本轮行情的旁观者。与中小投资者相反,机构成为本轮行情的积极参与者,从而也成为了最大的受益者。一位基金研究总监态度的转变很能说明问题,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该研究总监始终对行情持相对悲观的态度,此前的多次反弹也都被他认为没有可持续性,基金也不会参与,而事实也证明了他的判断。但最近,该研究总监对行情看法明显转趋乐观,首先他认为基金是本轮行情的主导者,其次他认为行情是建立在今年初行情的乐观预期之上,是可持续的。而另一位基金投资总监则直截了当地对记者表示,“基金已经开始坚定地进场,目前正非常有耐心地、持续不断地买入”。年线或成牛熊分水岭通过与不同投资者及分析人士持续的接触,记者明显感觉到行情的“韧性”已经让市场氛围逐渐向有利于多方的方向转变。 天一证券的张冬云认为,年线所带来的技术压力只是暂时的,无法改变已经形成的市场趋势,目前市场已经正式进入牛市初期。富国基金副总经理兼投资总监陈继武也认为,目前股价已经基本调整到位,机构们已经认识到前期对于宏观经济和业绩下滑的看法太过悲观,市场在QFII的引导下已经重新认识到估值的力量。目前这波行情会持续很长时间,股指的变动不会很剧烈,短线涨幅可能也不会很大,但会非常稳健,但部分与未来产业结构发展趋势相吻合的个股涨幅会远远超过大盘。 但也有分析认为,股指在年线前的犹豫和成交的放量显示本轮行情已接近终点,跃上年线即预示行情的终结。海通证券的吴一萍认为,总体上来看,本论行情是存量资金发动的护盘与做市值相结合的波段式行情,后市即便跃上年线也不会形成有效突破,元旦过后即面临新一轮调整。从今年行情的风向标中石化来看,目前已出现利好兑现效应,本论行情已成强弩之末。 冬春接轨几无悬念2005年12月的“冬季攻势”打破了年末无行情的惯例,而机构推动、蓝筹领衔的特点又让市场看好行情的可持续性,“冬季攻势”转化为“春季行情”的希望也因此大增。与年末无行情不同,每年一季度往往都会爆发一波可观的行情。根据记者的统计,自1991年以来的15个年度里,沪综指在一季度涨跌次数为10:5,而且上涨幅度往往远远大于下跌幅度,这无疑让“冬季攻势”接轨“春季行情”的希望大增。国联基金研究总监张岚认为,目前虽然还难说市场已出现转机,但至少机构们对明年初的行情不悲观,基金选择年末入场就是希望能把握住今年一季度的行情。 张岚认为,有三个因素让机构对今年一季度的行情抱有较高期望,一是对交易制度变革的预期;二是对新股抱有很大期望,新老划断不见得会对市场造成多大影响;三是每年一季度都适逢两会,这期间的行情不会悲观。陈继武也认为,新老划断的影响已基本提前消化,即便今年新股开闸,其影响也只是暂时的和心理上的,但却有利于整个市场的长远发展,未来的市场走势充满希望。 2005年12月的行情让“这个冬天不太冷”,行情的稳健和机构的积极更是让投资者看到了希望,当整个市场都感觉到“跌不下去”的时候,“冬季攻势”接轨“春季行情”或许真的不再具有悬念。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