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募前企业家只需要裸奔 华尔街的白人也分品级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6年01月03日 18:26 中国经营报 | |||||||||
作者:王吉舟 来源:中国经营报 毫无疑问,“海外上市”是新兴的、生机勃勃的中国民营企业家们集体向往的圣殿。交易所的一声钟鸣,在这个阶层的群体潜意识中,犹如宗教洗礼般的崇高。 榜样的负面力量
一切皆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仰融、张朝阳、丁磊、陈天桥、黄光裕、牛根生、严介和、李彦宏……于是企业家追求上市的故事,就在我们身边此起彼伏。汹涌而至的商务计划书们,如飓风卡特里娜席卷新奥尔良般,席卷投行经理的桌面。 我的香港同事说他最痛苦的是找不到好项目投资。我回答他,我最痛苦的是一群声称自己有好项目的企业家天天堵在我的门口。 信息看起来很不对称,问题是:信息真的那么不对称? 我曾经问一个追求上市七年的东北药厂老总:“你为什么要上市?什么东西支撑你追求了七年?” 他的回答令我凄然:“第一年驱动我的是向往在长岛钓鱼,在比佛利买房的欲望;第二年驱动我的是一轮又一轮曙光般的私募谈判;第三年驱动我的是我多交的2000万元税金;第四年驱动我的是市长的逼问;以后的日子,驱动我的是我屁股下的老虎,所有的人都知道我要上市,除非我自杀,否则我的余生将必须永远追求下去。” 他接着补充了一句:“曾听说上市后老总们最喜欢做的事情是把自己关在屋里痛快地哭一场,我现在懂了。” 在风光无限的上市成功的榜样们的引导下,民营企业家们在启动上市计划之前,似乎从来没有认真地思考过失败的风险。宗教的悲哀就在于:信徒们全身心地投入仪式与经文后,忽然发现,自己竟然忽略了信奉宗教的真正本源。 企业家追求上市的过程,又何尝不是充满了宗教的悲哀。 你听到的看到的,只是1/1000的成功者的故事,1/1000成功者的故事中,还隐瞒了80%的苦难情节,最后只剩下20%的光辉,流向你的身边。 而引导后来的企业家奔向上市彼岸的,恰好是这最后剩下的1/5000的光辉。 从这个意义上说,榜样,只能误导很多的人,引导很少的人。 电梯秀的门票与资本 任何试图以一本漂亮的商业计划书,走向上市之路的人,都是愚蠢的。但问题是,这样的企业家,就像韭菜一般,割了一茬又长出一茬。 我曾经与一个刚从OTCBB(场外交易市场)买个壳回来的宁波商人进行过一席谈话。我问他花了多少银子,他说不算差旅费在内,300万元,我说:“恭喜你,只烧了300万元。” 他很不愤地说,和他谈判的都是白人。但是他不知道,白人也是有品级的,Red Neck是华尔街精英对其余白人的简称,如果非要形象地译成汉语,那就是土老帽儿。 如果是一群Red Neck们激动不已、围绕你在谈来谈去,那你的上市项目基本上已经走入歧途了。因为无论是摩根士丹利代表的白道,还是老虎基金代表的黑道,都将对你不屑一顾。当然,Red Neck们也是白人,最后你可以因为自己交了这群白人朋友,而且他们很尊重你而开心一下,但可惜,这并不是你最初飞去纽约的目的。 所以,吸引什么人对企业进行私募和IPO,直接关系着上市的成败。 而能够吸引真正的“白人”——真正的主流资金——关注的项目,不但要有好的商务计划,更要有好的企业基础。真正能买得起私募与IPO单的投行,从来不喜欢看商务计划书,他们更喜欢企业家抛掉华而不实的包装,把企业做强,现金流做大,利润做厚,供销渠道做牢,至于包装,那从来不是企业家擅长的事情,私募前的企业家只需要裸奔。 华尔街投行圈有一句口头语:elevator show,汉语直译是电梯秀。就是说,世界各地的好项目,都跑去美国融资,各国要上市的商务计划排得很长,就像上班前挤在电梯外头的人群,而华尔街老板们则在电梯里控制,门打开的一刹那,如果门口恰好有个性感女郎,那电梯就停一下,让她上来。因为华尔街的时间太紧张,他们只能给项目留出很少的介绍时间,企业家的机会就像电梯门开合瞬间即逝。而这句话,仅仅是进入电梯的门票,门票背后更重要的,是企业的财务数据与实业基础。 在这个意义上,复制商务计划书本身,是毫无价值可言的,如果你能复制出来商务计划背后的现金流、管理体系、产品链、营销渠道、企业文化背景,那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可这与创造一个新企业又有什么区别? 还是那句老话,在通往华尔街的道路上,没有任何投机取巧的捷径可走,低下头做企业,比抬起头做计划,更加有效率,上市不是穷人的宗教,华尔街不欢迎穷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