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大量资金准备投入到替代燃油产业 中国未来石油需求扑朔迷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8日 08:00 中国证券报

  中国能源网信息总监韩晓平

  2005年国际油价首次突破了70美元大关,投资者对各种能源新技术陷入亢奋,其中替代燃油产业是最为激动人心的行业之一。

  中国目前似乎采取更加依靠国内资源来解决中国能源需求的策略,不过中国企业也
在这种氛围下将大量资金准备投入到替代燃油的产业,并需求国家更多的补贴,这使中国的未来石油需求更加扑朔迷离。

  能源企业和资源国对于是否应该为“中国需求”,相应增加在石油勘探开放领域的投资而举棋不定。但若如全球在石油工业的投资不能增加,油价超越100美元的大限也仅仅是一个时间问题。一旦油价超越了世界经济的承受能力,全球经济衰退将难以避免,无论世界还是中国,都将为此付出沉重代价。

  从中国的角度看,如若中国真采取增加国家财政负担来发展和普及替代燃油,以减少对石油的需求。即便世界没有因为石油投入不足而出现危机,这也将使全世界业已形成的经济格局和国际分工陷入混乱。

  因为中国作为全球化的重要一环,已经成为世界经济的主要动力之一。中国成为“世界工厂”,这是由市场实现的资源优化配置和国际分工重置。中国通过向全世界供应物美价廉的商品,增加跨国公司和国际金融资本利润,同时通过大量进口第三世界国家资源来拉动当地需求引领世界经济的前进。

  若是中国更多的转向利用国内资源,首先受到伤害的是发展中的资源供应国家,也包括产油国。另外中国增加高成本的替代资源在国内供应,势必增加跨国公司在中国工厂的代价,从而波及国际金融资本的全球利益。

  目前,能够代替石油的

能源主要来自三个方面,
天然气
、煤炭和生物能源。就中国的现实情况分析,依靠其中的任何一种资源来代替急速增加的石油需求都不够现实。首先,石油是现代化的刚性需求,随着经济的增长对于高能量密度的石油资源的需求将不可避免地快速增加;其次,这一需求所增加的数量和质量要求不是中国现有其他可替代资源能够满足的。

  中国虽然煤炭相对较为丰富,但是能够“煤变油”的煤炭资源都是非常优质的资源,而优质煤炭的资源在中国并不丰富。即便是最优质的“神华煤”,也需要3吨煤转换1吨油。据《2004中国煤炭发展报告》数据,到2002年底,中国探明可利用煤炭资源1886亿吨,另有3317亿吨基础储量和6872亿吨资源量。全国平均资源回收率仅为30%,而小型矿井不足15%。就是说,2004年我国采煤20亿吨,实际消耗资源超过60亿吨,按照目前的产能和利用方式,可以直接利用的煤炭资源仅能维持30年。另外,中国是一个土地资源和水资源都极度匮乏的国家,人均土地资源和人均水资源均远远低于世界人均水平,甚至在很多地区都低于安全警戒线。目前耕地面积,保持粮食供应还存在很大的疑虑,要是大面积种植油料作物或乙醇资源作物,可能又会引发粮食安全问题。

  我们并非反对适当发展替代燃油技术,甚至是一些具有规模化的替代燃油工程也应该积极发展。但是这些技术是无法满足中国现代化进程对能流密度的要求。作为技术研发和储备,特别是利用废弃生物质资源转换高品位燃油替代产品的综合利用项目应该大力发展和更积极的尝试。

  但就目前的技术现状,我们更应该积极的“走出去”,鼓励中国能源企业积极开发利用全球的资源,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的石油资源,通过增加全球石油供应来保障中国的石油安全。与此同时,中国应该通过更多地开放利用发展中国家的资源,来发展当地经济,增加他们的收入。中国应该将自己的石油需求看做全球化的一个环节,正是这种需求带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