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资者回归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7日 14:14 新世纪周刊 | |||||||||
-撰文/徐胜治 中国的股市只能投机,无法投资,这是人们过去对这个市场的认识。而在股改后,这个市场可能会出现积极的变化,那就是真正长线投资者的回归 中国股市有没有真正的长线投
资者?基金是吗?从其实际操作看并非如此。券商是吗?从其重仓股的变化周期来看也不是,最多算是个长庄。那普通投资者就更不是了,即使长期持有某种股票,也是被套而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可以举例说明:青岛海尔这家公司,现在已经是国际知名的大公司了。该企业从一个电器小厂发展到今天的规模,资本市场功不可没。但是近十年来,投资青岛海尔股票的二级市场投资者恐怕感受不到这一点。企业发展的成果,股民并没有分享,这是价值投资在实际运用中的一个悖论。 其实这个悖论很著名,可以放大成为经济发展的成果股市并没有分享。但是物质是不灭的,现实中的财富也是一样,就看分配过程如何了。 青岛海尔的发展成果属于谁,从现实看无疑是资本控制方海尔集团。而在大多数人的思维定式中,向来是把持有法人股的大股东排除在投资者队伍之外的。 股东角色错位 谁是这个市场中最长线、也是最主要的投资者?从“同股同性”的角度去考虑,应该是这个市场中最长线、也是最主要的股东。那么法人股股东就是这个市场中最核心的长线投资者。但奇怪的是,法人股股东从来没有把自己当作投资者看待,而是很自觉地与所谓“投资者”划清了界限。 有一句话叫“保护投资者的利益”,这句话在证监会嘴中说出来显得英明而正确,但是如果从国资委嘴里说出就显得有点不是滋味。 由于国有股是这个市场股权的主体,实际上国资委就是这个市场中最核心的投资者代理人。而这句话的立意是站在第三方的角度,也就是没拿自己当投资者看。这就是股权分置的一个戏剧性结果——股东角色错位。 这个市场中股东角色长期错位,使“股东”与“投资者”这两个概念之间的差距越拉越远。曾经有一段时间市场流行向巴菲特学习,可惜这是大部分投资者学不来的,因为巴菲特炒的不是股票,而是炒公司。巴菲特的投资公司以及他本人从某种意义上来看也类似于“国资委”。 长线投资者回归 然而事情的发展是戏剧性的,股改是股东角色错位达到顶峰的标志,但同时也是矛盾回归的过程。股改的目的是全流通,有人预测全流通后的市场会发生什么变化?有一个变化是确定的——长线投资者的回归,股东角色错位从顶峰回归到正常状态。 谈到这里,大家都应该明白未来市场长线投资者群体是谁了,它就是早已存在的非流通股股东。但是这种角色改变是被动的,他们不得不将一只脚站回投资者队伍当中。 历史和现实也决定了这一部分投资者在市场全流通之后,很难加入到整体的高抛低吸游戏当中,其必须在较长一段时间之内被动持有股票,并承担公司生产经营的后果。 股改的结果之一就是市场将出现真正意义上的长线投资者,也会出现真正意义上的价值投资者。炒作的对象将不仅限于股票,整个上市公司也可能成为炒作的对象,这也就是教科书上所说的理性投资。 激活价值发现功能 对于转变角色之后的非流通股东而言,手中流通后的上市公司股权同时具备了经营资产与金融资产的双重概念。在持有者的心目中,要接受双重的价值判断,一旦金融资产(股票)的价值被低估,就可能以经营资产的角度被买入,一旦经营资产的价格被高估,那么金融资产就会被减持。 普通人做这种判断很难,因为他们看到的只是报表被包装后的结果。然而转变身份之后的长线投资者却很容易做出这种判断,而这种判断就是巴菲特式的投资理论。理论本身是简单的,关键是做出正确判断的难易程度不同。 我们几乎都知道经济学的经典理论:价格由价值决定,而且围绕价值波动,但是这句话在以前的中国股市中无法得到应用。原因很简单,市场整体投资者都没有主动做价值判断,市场也缺乏长期价值投资持有人。 但是,在股改基本完成之后,在法人股逐渐流通的过程中,一些股票的价格围绕价值波动的规律将开始显现。这并不意味着股价一定要上涨,而是意味着定位的清晰。所以未来的股市可能不会重现历史上那么大的动荡幅度,而是在更稳定的形态中运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