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改进入新阶段 G股指数注入新动力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08:10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 徐建华 周松林 上海报道 新上证综指即沪市主板G股指数将于明年第一个交易日推出,而新深证综指——深市主板G股指数也将在明年初推出,这意味着明年初两市主板G股都将有了自己的“晴雨表”。G股指数代表着市场的未来,更寄托着市场一系列的政策预期。
股改进入新阶段 根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的统计,截至上周五(12月23日),沪深两市G股已有207只,总市值5853.85亿元,此外,已开股东大会等待方案实施的公司有86家,总市值2160.11亿元。如此简单计算,如果明年第一个交易日两市都推出新综指的话,两新指数将包括样本股293家左右,总市值(按目前市场水平计)在8013.96亿左右,而目前沪深两市A股总市值为31518.76亿元,新指数样本股市值为两市总市值的25.4%。目前两市股改正在加速推进,G股也将快速扩容,这也意味着新指数的代表性也将越来越强,在不久的将来,新G股指数将逐渐成为两市的核心指数。 有关权威人士对记者表示,主板G股指数的推出,一方面标志着股改取得了初步的成功,达到了一定的规模,另一方面,使市场各方对股改进程的预期更加稳定、清晰。此前,可能还有一些投资者认为股改不可能进行到底。G股指数的推出,再次表明股改“开弓没有回头箭”,是不可逆转的改革进程。而对于市场来说,G股指数的推出将有利于形成全流通市场新的定价机制和新的价值中枢,对于后股权分置时代的市场走势有着风向标的作用。 政策倾斜可期待 G股有了“晴雨表”固然重要,但市场显然更关注新指数究竟能为正在进行的股改带来什么。上证所副总经理周勤业前期曾表示,要建立激励机制,让完成股改的公司先受益,要把这个政策落到实处,有了这个激励机制,更多的公司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就会进行股改。 有分析人士指出,管理层推出新指数的目的之一就是要让投资者“忘记”老指数,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增强新指数的代表性,管理层就更有动力推动一些大市值蓝筹股加快股改进度,客观上有利于股改进程的加快。但如果真要达到让上市公司主动要求进行股改的目的,则必须对G股实施某种程度的政策倾斜。 首先是制度上的倾斜。有分析指出,短期来看,差别化的激励政策,比如再融资政策、定向配售等会率先在G股实施。从长远看,大宗交易、协议转让等,可以允许G股进行,有利于稳定股价,在发生股权变动、兼并收购、重组时,不致于使股价发生太大的波动,另外,回转交易(T+0)交易制度、融资融券制度等新的市场制度推出时,G股应该是优先考虑的对象。 其次从产品创新角度讲,以G股为标的的创新产品会加快推出。在G股基础上推出各类成份股指数,再出新产品,如ETF、指数基金等。集合资产管理等新的投资产品、投资工具,也很可能优先对G股开放。这样会使得G股的交易会更活跃,流动性更强,产品更丰富,也更具投资价值,成为资金集聚的洼地。如果上述措施能够到位,必将推动G股整体活跃,无论是对流通股股东还是非流通股股东,股改后的市场前景都将更具吸引力,也会有更多的上市公司萌发“我要股改”的冲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