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机构演绎跨年度行情 拉升市值助股指创两月新高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6日 06:13 深圳新闻网-深圳特区报

机构演绎跨年度行情拉升市值助股指创两月新高

  业内人士预计明年将是以投资理念多元化、题材炒作盛行为主要特征的市场

  临近年关,机构市值保卫战之声在市场回荡不绝于耳。不过,对经历了2005年近乎颗粒无收的机构投资者来说,年末的市值是高还是低,对他们的意义最多也只是象征性的。2006年能不能“多收三五斗”才是最关键的。

  保卫战不是基金的全部

  打开大盘整整一年来的K线图可以看出,在上个交易日收得1144.87点时,大盘比年初下跌了10%,2005年最高点出现在2月25日,时为1328.53点,最低点998.23出现在6月6日。由于投资者信心缺失,入市资金增量有限,深沪两市流通市值一度跌破1万亿元。

  除了跨年度行情出现外,市场时常每到年终都将反弹的希望寄托在机构托市值粉饰业绩上。不过,多位受访的基金经理都对此表示否认。一位基金经理建议,如果打开2003年和2004年的12月下旬的上证180K线图(代表基金重仓股强弱),人们会发现年末机构重仓股的走势远没有市场想象的强劲。实际上,由于基金普遍保持较高的仓位,在进入12月后大盘逐步上升的过程中,机构投资者增仓的行动比较温和。

  据有关方面对97只

开放式基金仓位的测算,开放式基金平均仓位保持在66%左右,增仓幅度相当有限。且由于不同基金投资目标不同,个股分化严重。沪上一家合资基金投资总监解释今年“免战”的原因时表示,基本面选股太艰难,不适合短期内指导投资。

  他所指的是2005年宏观调控后,国内企业面临产能过剩与盈利下滑的双重风险。尽管A股估值水平开始获得认可,但对经济和盈利减速的担忧仍是影响明年市场的最主要因素之一。特别是在股改半年过后,尽管新股尚未开闸,但明年中开始将有法人股陆续上市流通,非流通股减持压力将在2006年下半年逐步加大。基金此时贸然进攻,难言胜算。

  为明年多收三五斗才是真

  将进取的时间排在2006年,似乎反映出机构投资者顺应股改变局求生的态度。据天治基金经理余明元分析,2006年股市将加速进入后结构调整期。由于消费升级、城市化和重工业化等三个作为经济增长的主要驱动因素并未发生趋势性的变化,所以我国经济在未来10-20内仍然具有持续增长的内在动力。

  在年中开始股改工作后,受送股对价自然除权影响,大盘指数上涨乏力,不过上市公司走势分化明显。基金经理认为这反映了市场预期上市公司盈利分化加剧,上游产业盈利看淡,但中下游重点公司盈利仍有望保持二位数增长的前景。在股改深入之际,机构投资者似乎对明年的收成多了几分把握。例如目前市场对股改公司支付对价水平评判的同时,更关注公司未来成长,今年8月一波不大的投机反弹行情,由于机构与上市公司大股东的博弈而夭折。

  从完成和进入股改程序的上市公司披露的信息分析,控股股东正从强调公司的产业经营本位转向强调公司的资本经营本位,从强调企业的内部寻租转向强调外部寻租、市场寻租。公司业绩释放的动力在加强。而在股改股东沟通中,市场博弈逐渐从机构投资者之间发展成为机构投资者与上市公司控股股东之间的博弈。机构投资者与拥有机话语权的个人投资者,有可能在股改的长期效应上达成一致,从而多收个三五斗。

  哪块地里可望种出好“庄稼”

  不同理念和风格的机构投资者守望着“稻田”,推测着可能丰收的板块。投资风格独特的湘财荷银投资总监刘青山就认为,在缺失主导投资品种和投资共识的情况下,2006年市场投资理念将趋于多元化,甚至多种题材炒作。他的看法是,行业性的投资机会将越来越少。基金、QFII等主流机构无法达成统一投资共识,股市有可能回归到“前2003年时代”,即以投资理念多元化、题材炒作盛行为主要特征的市场。火爆的权证市场表明,题材炒作会得到客观支持。综合考虑公司2006年盈利预期,他认为电气设备、

房地产、纺织服装、商业、医药、有色金属、造纸、金融和运输等行业具有不同程度的相对估值优势。

  经历了宏观调控冲击后,机构投资者对防御性投资主题的重视与日俱增。海富通基金在一份投资策略报告中提出,在景气周期见底之前,具备较强稳定成长特征的消费与服务类行业仍然是资金的主要避风港。结合节能与环保的主题,该基金看好的行业包括食品饮料、有线网络、软件、品牌中药、旅游、水务、环保、铁路、公路、电力设备、大客车、港口机械和银行。与他们不同的是,天治基金除一般服务业外,明确看好新能源和新材料、装备制造、造船、航天航空、电子通信、

数字电视、现代服务业等行业。其中,基金经理特别提到要关注依靠自主创新的国防工业和以IT行业为先进技术代表的科技产业。

  作者:本报记者 王轲真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