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内部评级模型风险不容忽视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 08:56 中国证券报

  尚金峰

  商业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是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核心内容。按照中国银监会的预测,到2009年中国将有十家左右的大银行实施内部评级法。目前中国四家最大国有商业银行正处于从以往的国有独资商业银行向股份制商业银行的转变过程之中。在这一过程中,建立自己的内部评级体系不仅是这些商业银行必须要解决的首要课题,而且是迈向现代商业银行之
路的突破口。

  从内部评级法的实施情况看,工行、农行、中行、建行和交行已经开始循序渐进、有计划、分步骤地建立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的内部评级体系的工作。但不可否认,内部评级体系建设是一项系统性工程,涉及公司治理、组织架构、业务流程、数据清洗、信息系统建设等多方面工作,难度不可低估。

  与此同时,国内的中小

商业银行也逐步朝先进的风险管理模式靠近。中小商业银行受规模、数据等因素的制约,单独建立符合新资本协议要求的内部评级体系,成本很高,难度很大,因此可在自愿的基础上建立具有共性的内部评级体系。

  随着内部评级体系工作的深入发展,相应的模型风险也将表现得越来越突出。如果忽视分析模型的研究、设计、检验和修正,可能会导致技术上走更多的弯路。实践证明,好的模型不一定是最复杂的,但必须最适合银行业务结构。这样的模型不仅可以提高风险预测的准确性,改善系统运行效率,还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数据质量的干扰,使得模型所包含的智力资源和科技含量得以充分发挥。

  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内部评级所用的数据既要有足够的样本容量,必须达到一定质量标准,又要求相当长的时间跨度及观察期。从国际经验看,内部评级系统建设过程中,大量精力将被花费在数据清洗和数据整合上。相比之下,我国商业银行的数据储备严重不足,数据缺乏规范性且数据质量不高。

  国内银行在尽快完成数据清洗和补录工作时,除了要实行更加规范、严格、一致的数据标准,制定数据质量管理规章,确保业务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和全面性,还要重视我国全面而深刻的经济体制改革、对外开放政策以及国家发展战略变化,对微观经济、企业资信造成的影响,切实考察历史数据的产生背景与现在以及未来的不同,以保障数据的参考价值。

  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的设计理念、使用环境及相应的数据及测试,都是以发达国家,特别是美国的市场条件为基础的,对这些国家来讲,这些管理模型都是内生的,是在其长期的管理过程中逐渐积累而成的。对于中国这样的转轨经济国家来讲,这些模型则是外生的,外生的模型在适用性、有效性等方面会存在问题。

  与国外银行相比,中国商业银行的评级体系还基本依赖于简单的打分模型,这种模型虽然同时包括定性和定量指标,但其在指标的选择和权重比例的分配上往往比较落后。此外在使用过程中信用评级人员不能充分理解评估模型的内涵,只是机械地对客户进行打分,并不能够真正认识到借款人的内在信用风险,这样评定出的信用等级不但缺乏准确性,而且银行的监察和稽核部门也难以对客户的信用等级进行复审和跟踪。

  总之,不论是直接应用已有的评级模型,还是在现有模型的基础上自主开发新的模型都存在着模型风险的可能,而中国特有的金融生态环境将使模型风险表现出新的特性。在发展中国家,运用现代信用风险管理模型实施信用风险管理无疑还缺乏足够的前提条件。最为关键的是存在着运用模型进行计量时数据库的瓶颈制约。评定信用风险,需要大量的各类企业的数据资料,但是,由于发展中国家在信息披露、管理等方面与发达国家尚有很大的差距,不少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的财务资料无从搜集,已公开的一些大企业的财务数据存在着失真现象。在计量模型的具体运用方面,又面临着技术专家的匮乏,急需提高信用风险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

  商业银行运用现代信用风险度量模型量化和控制信用风险,是金融全球化中商业银行信用风险管理的总体趋势。中国商业银行应积极建立客户的数据库系统,运用数学模型计量、跟踪信用风险,建立规范的征信和信用评级体系,为实施内部评级体系的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管理创立信息平台。同时,中国商业银行应与有关政府部门和科研机构一起,结合自身特点,对有关信用风险度量模型进行改进,或“量体裁衣式”地开发新的信用风险度量模型,使中国商业银行的信用风险度量和控制工作适应金融业竞争日趋激烈的新形势。

  理想的模型应该具备以下特点,首先,要理论一致,不管是模型内在的还是该领域被广泛接受的理论。如果一个模型背离该领域所有现存的模型就应该受到怀疑,而且必须要证明它的优越性何在。其次,理想的模型也要有很大的弹性、简单、现实和容易叙述,其所要求输入的数据要容易观测和估计。再次,在建模的过程中不应忘记流动性影响、税收影响以及其他市场缺陷的影响。最后模型还应考虑有效和易处理的定价和金融工具的套期保值。

  尽管目前我们还不能准确地量化模型风险,但我们可用定性的方法来判断它的大致趋势。在一个新市场的初期模型风险较大,随着管理者经验的积累,模型风险会逐渐减少。但一旦爆发,其破坏力是巨大的。因此,银行的管理者应重新将注意力放到传统的管理工具上面,同时应更加关注风险文化的影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