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新上证综指”能否给市场带来新意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 08:50 中国证券报

  泰阳证券陈三贤

  G股指数——“新上证综指”将于2006年的首个交易日发布,G股指数的推出意味着股改已经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中国证券市场可能由此掀开新的一页,“新上证综指”将给市场带来新意。

  新指数投资价值更加突出

  与目前的上海综合指数相比,新指数投资价值将明显高于“老指数”,其投资价值将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新指数具有估值吸引力。根据上海交易所的统计,以2005年12月15日收盘价计算,“新上证综指”市盈率为12.14倍,比上证综指低23.47%。由于目前没有进行股改的股票是含权的,股改后所有股票的市盈率均将大幅下降,因此市盈率低并不能很客观地说明新指数比“老指数”更加具有投资价值。不过,由于新指数已经消除了股改的不确定性,市盈率及绝对价位的下降已成为现实,因此新指数仍将比老指数更加具有估值吸引力。

  新指数成分公司治理结构及管理将更加规范,股改过程中形成的新型“股市文化”将大幅提升其长期投资价值。股改完成后,多数公司的非流通股东持股比例下降,流通股持股比例上升,公司治理结构相比股改前将更加合理。更重要的是,在股改过程中,新指数成分公司的流通东充分体验到了参与公司表决的意义,而非流通股东也更加尊重流通股东的意见。随着股改的逐渐深入,一种以公众股东更多参与公司治理,其利益得到更充分保护为特征的新型股市文化将率先在G股中形成。这种新型股市文化将使非流通股东更加重视流通股东的回报,两类股东的利益关系将更加和谐及统一,从长期看,新型股市文化的形成能够大幅提升整个市场及公司的投资价值,“新上证综指”成分公司将因此而更加具有吸引力。

  短线炒作提前展开

  G股所具有的估值吸引力及治理方面的优势将吸引中长线资金的关注,而短线炒作已经提前展开。根据统计,在过去7个交易日,上海94只G股(不包括期间新复牌G股)平均涨幅为1.73%,其中G三一、G澳柯玛、G中铁及G合力分别以10.5%、7.64%、7.36%及7.29%的涨幅居涨幅榜前4位。尽管94只G股的平均涨幅基本与上证综指相当,但近期有为数的不少的G股出现持续上涨。比如G合力自11月15日至12月20日涨幅已经高达27.62%,G中铁自12月7日以来连收10阳,10个交易日涨幅17.44%。G股的强势还从中华企业等个股复牌首日即大幅填权得到体现。显然,近期G股已经闻风而动,提前展开了“题材”炒作。

  值得注意的是,在12月1日中小板指数推出之前,中小板

股票也曾出现大幅上涨,但指数正式推出后很快大幅下跌,投资者对“新上证综指”推出后可能出现的大幅震荡也应有心理准备。

  化解扩容压力取决于市场信心

  除了短线的震荡外,更让投资者担心的是非流通股东持股获准流通后将导致G股供求关系失去平衡,特别是非流通股东“自以为”在股改中付出对价很高,且未来前景不太乐观的公司将遭受非常大的压力。

  这种担心是有必要的,根据有关统计,到2006年底,G股可以减持的股票市值将达到697亿元左右,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可以减持的市值将加速增加,最终的扩容总量为目前市场总流通市值的2倍以上。新上证指数推出后,扩容压力将源源不断。

  不过,在目前国内居民储蓄额已经超过13万亿元的背景下,市场的供求关系取决于股票的投资价值及市场信心,在平均市盈率降低到12.14倍后,市场整体投资价值即使与海外市场相比也非常充分,股票供应的增加也不能降低其投资价值。G股的供求关系最终取决于市场信心,在一个没有信心的市场中,资金再多也无法转变为股票的有效需求,相反,在一个具有投资价值且信心很强的市场中,一定能够吸引大量场外资金的关注,并最终转化为对股票有效需求。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G股指数推出后将面临持续的扩容压力,市场能否有效化解这种压力主要取决于市场信心。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