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不良资产证券化 面临三大阻碍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22日 08:30 中国证券报

  本报记者王妮娜

  国家开发银行在成功发行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证券后,趁热打铁,计划在年内推出第二期产品,规模近60亿。资产证券化的推动进度激发了市场的翩翩联想,然而耐人寻味的是,不良资产何时才能进入资产池,借力资本市场,加大其处置效率。

  国开行已经明确表示,第二期产品仍将拿出优质信贷资产证券化。这是否意味着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不良资产处置还搭不上证券化这趟车?

  专家认为,这要取决于市场发育的程度。目前资产证券化在中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控制风险、树立投资信心,以及培育市场主体是重中之重。优质资产作为证券化顺利推开的稳定器,至少在近几年内是主旋律。

  目前阻碍

不良资产
证券
化的因素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相关法律法规有待完善。不良资产转让后,如何追讨资产涉及一系列债权转让问题有待法律明确。由于国内银行不良贷款的形成有着极其复杂的历史原因,债务人大都是国有企业,追讨之难,让不良
资产证券化
产品很难对投资者构成吸引力。

  其次,证券化最关键的条件还是资产要具有可预测的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否则就难有市场吸引力。然而我国的大部分不良资产不符合这一基本条件。能否产生稳定的收益现金流最终还取决于国企体制改革的进程,以及该企业资产重组效果。

  最后,我国还缺乏合格的评级机构。资信评级机构信誉不佳、独立性差,都将导致评级结果难以得到投资者认同,尤其是对于不良资产这种投资风险较大、信息不对称性强的资产,评级机构的资信对于定价和投资者信心至关重要。

  尽管道阻且长,不良资产证券化仍是大势所趋。2005年三季度的数据显示,国内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总额共计12808.3亿元。巨额的不良贷款对于即将全面开放的国内银行业来说,无疑是一颗危险的定时炸弹。

  在过去的两年多时间里,为解决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不良资产,国家支付了近25000亿元的代价。但是在国外,不良资产证券化是一个普遍采用的金融工具。通过有效组合,让不良贷款作为资产证券化的基础资产,利用信托交易模式实现资产变现和融资目的。在不良资产证券化初期,可以将优质资产与不良资产相结合设定资产包,并提高优质资产的比例,以提升资产包的价值。如果能够调动资本市场的积极性,处置不良资产,对于久陷这一困境的银行业来说,无疑是福音。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