增持退潮分红走红 股改承诺转换流行色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 13:41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 牛洪军 统计显示,作为股改对价重要组成部分的增持承诺,目前已现退潮迹象,第十二批和十三批股改公司中已难见其身影;与此同时,另一种承诺———分红承诺却风头正劲,渐成股改承诺的流行色。
增持:假做真时真亦假 据本报信息数据中心统计,披露股改方案的333家公司中,有44家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有增持承诺。这些增持承诺多集中在股改试点和全面推开初始阶段,而现在已基本消失,增持承诺大有虎头蛇尾之势。 数据显示,第一批试点的4家公司中,就有G紫江(资讯 行情 论坛)(600210)和G三一(资讯 行情 论坛)(600031)两家公司的大股东有增持承诺,占当批股改公司的50%。此后的第二批42家试点公司中又有18家公司大股东高举增持承诺大旗,为股改方案的顺利过关保驾护航。而在股改全面推开后,大股东的增持意愿逐步降低,每批股改公司中有增持承诺的不超过5家,到第十一批时,仅有一家上市公司大股东计划增持,到第十二批和第十三批时,增持承诺已被彻底放弃。分析人士指出,增持承诺,原本是为了稳定公司股价,为支付对价增色。部分大股东的算盘是,股价不触及增持底线,到承诺期满,增持“寿终正寝”,并不会花费任何真金白银。但实际情况并非如此简单。统计显示,有增持承诺计划的44家公司中,有21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在G股时代付出了真金白银来履行承诺。但从增持效果看,并不理想。大部分公司增持后,股价仍未保住,自己也被深度套牢;此外,投机资金还利用有些公司增持承诺中的漏洞,进行套利或套现,这加剧了市场中的投机行为,造成股价的波动,稳定股价的本意被异化。在增持履行概率极大且增持效果不理想的双重挤压下,增持承诺退潮已有其内在必然性。 分红:无为有处有还无 与增持承诺降温不同,分红承诺依然红火,近期呈高位运行之势。据统计,披露股改方案的333家公司中,有77家上市公司的股改方案中有分红承诺现身。其占当批股改公司的比例,已由最初的高低不一转变为维持高位。 数据显示,第一批试点公司都未作出分红承诺,第二批股改公司中有3家公司的方案中出现分红承诺。股改全面推开后,分红承诺突然升温,第一批40家股改公司中有15家有分红承诺,占比达到37.50%。此后,比例有些飘忽,第三批分红承诺公司占比为33.33%,但第五批却仅为9.52%。直到第九批后,比例开始稳定在30%左右。第十三批21家股改公司中,因仅有14家公布方案,最终比例仍有待于方案的进一步披露。 业内专家认为,分红承诺成为股改对价的流行色,在于其拥有的相对优势。与增持承诺相比,分红承诺的最大优势便是不需要大股东付出真金白银。分红承诺原则上是由大股东提议上市公司进行利润分配,但最终分配与否及分配比例仍受其他股东影响。并非是股改方案通过后,上市公司必定按分红承诺实施。而即使履行分红承诺,也是由上市公司“掏腰包”,而不是大股东付款。 此外,从承诺的分红比例看,上市公司多是延续历年分配比例,利润分配并没有真实突破。如77家有分红承诺的上市公司,在2005年有74家实施过利润分配,分红的公司规模并没有明显扩大,多是集中于往年有利润分配的公司中。况且,分红比例也大都未有真实提高,55.93%的上市公司分红承诺比例下限低于其2005年已实施的派现比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