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国开行试水资产证券化 > 正文
 

资产证券化:开端有深意前景更看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6日 06:53 金时网·金融时报

  记者 李岚

  至12月15日,我国首批推出的两个资产证券化项目已无神秘可言。

  是日,作为证券发起机构,由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分别推出的国内首单逾41.77亿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ABS)和约30亿元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同时正式进
入全国银行间债券市场。而此前坊间相关的种种猜测与推断亦如尘埃落定,揭开了谜底。

  至此,资产证券化这一中国金融业一直想得到却迟迟未能拥有的利器,终于历经数年锻造之后,逐渐开始在中国金融市场化这片天空下绽放出特有的光辉。

  15日当天,中国

人民银行副行长吴晓灵在本报发表题为《积极推进资产证券化》的署名文章指出,当前在我国开展资产证券化业务对改善银行经营管理和发展资本市场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事实上,仅从“2005年第一期开元信贷资产支持证券”以及“建元2005-1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这两个颇具意味的名称,人们已经能够感到,这绝不只是金融创新领域的一项成果,而且展示着一个重要的开端。

  华尔街:“如果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

  “如果有一个稳定的现金流,就将它证券化。”这是流传于华尔街的一句名言。

  12月9日上午,北京长城饭店,建行首只个人住房抵押贷款支持证券产品推介会现场,一位来自城市商业银行的承销团成员代表对记者说:“银行资产如果不能实现证券化,银行就会始终存在贷款决策方面‘一锤定音’的风险,一旦这个音跑了调,银行将面临着资产质量恶化的局面。”

  “与贷款的收益比,资产证券化如果做得规模大,还是会更多一些,因为收回来马上又能再做。贷款风险比较大,如果十笔贷款中有一笔违约,那么十笔贷款的收益就会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贷款是以承担风险来获取收益的,证券化则是用银行的提供服务来获取收益,不承担信用风险,这也是金融业发展的一个主要趋势。”

  其实,我国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为什么要选择此时进行,无疑颇有深意。

  据央行权威资料分析:近年来,我国房地产贷款和其他长期贷款迅速增加,而银行资产的来源主要以短期为主,从而产生了由“短存长贷”而引发的流动性问题。这一问题使银行面临着资产的流动性风险、利率变动风险和贷款人信用风险。如果经济环境恶化,甚至可能会出现银行因流动性不足而危及整个金融体系的情况。

  “银行要解决这些问题,光靠对经济周期或者自己对资产质量的判断是不够的,还需要给自己的资产找出一个资本市场的出口。”9月16日,国家开发银行副行长高坚在上海向媒体如此表示。

  通过资产证券化不仅能够改善银行信贷期限结构,而且能够促进银行转变盈利模式,提高资本充足率,健全市场定价机制,合理分散信用风险,推动资本市场发展,从而平稳地推进我国银行业改革,促进银行改善经营状况,提高竞争能力。

  特别是,国内金融业即将对外资金融机构全面开放,由于资产支持证券在国外债券市场上所占份额较高,资产证券化业务很可能将是外资金融机构进入中国市场的重要形式。国内银行业如不尽早进行信贷资产证券化的实践,将使我们在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

  而国外实践证明,通过资产证券化对项目现金流和风险进行重新组合、配置,由投资者提供低风险融资,政府吸纳市场不愿意承担的风险,有利于政策性项目的市场化融资,这对我国也具有重要的借鉴作用。

  “我们几十万亿的信贷资产如果真正流动起来,意义是非常巨大的。”高坚说。

  据了解,此次开行和建行均拿出自己最好的资产进行证券化,目的就是要保证项目能够顺利进行。

  尽管此次两家银行发行的证券规模加起来还不过80亿元,“但我们已经看到了某种曙光,这对银行来说,是个强身壮体的大好机会,要紧紧抓住。”

  外资银行:“这只是个时间问题,但前景肯定非常好”

  有资料显示:在美国市场,资产证券化产品总额达7.3万亿美元,占全部固定收益产品市场规模的30%,超过国债和企业债成为规模最大的固定收益产品。据此,不仅业内人士看好资产证券化发展前景,不少外资银行也对此表现了相当积极的态度。

  “至于发展快慢、能够到什么程度,这只是一个时间问题,但前景肯定是非常好的。”12月14日,渣打银行资产证券化部副董事张力先生从香港给记者打来电话说:“中国一直在搞金融创新,而资产证券化对发起人和投资人都有好处,中国政府又非常支持,所以作为外资银行,我们非常看好中国的资产证券化市场。”

  “资产证券化相比于公司企业债券来讲,具有评级稳定性高的特点。公司企业债券评级的浮动性很大,经济不好的话,很快会被降级。但从各国经验看,资产证券化这种结构性融资评级比较稳定。所以对机构投资者来说,是一个比较好的投资途径。”张力说。

  作为担任此次建行MBS项目惟一的外资银行财务顾问,渣打银行也因此成为为内地银行提供住房抵押贷款证券化财务顾问服务的首家外资银行。而据该行资产证券化部董事左仂思先生的预计,随着中国内地的银行及企业不断寻求不同方法提高资本充足比率、优化其资产负债管理及发掘其他融资途径,市场对资产证券化服务的需求将日益增加。

  然而,作为试点,对于刚刚开展起来的资产证券化项目能否达到预期效果,市场、投资人、贷款人仍然不同程度地存有疑问。

  首当其冲的一个问题当然是风险:随着银行同业竞争加剧,个人住房抵押贷款的风险是否会进一步提高,这是否会对本项目基础资产产生影响?同时,上海已成为最近三年内房价涨幅较大的地区。房屋价格的持续攀升,使其所蕴含的房贷违约风险大大增加。这是否预示建行将可能出现的信贷风险随之转嫁给投资者?

  对此,建行向投资者解释说,由于本次证券化资产均为2004年12月31日以前发放的贷款,且资产池是静态池,一旦形成以后将不会增加新的贷款资产,所以新发放贷款可能增加的风险对本项目基础资产不会产生影响。而竞争本身不仅不会提高风险,在一定程度上还有利于促进商业银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从而有利于提高商业银行风险控制能力。

  并且,在此次证券化项目中,建行充分考虑了贷款集中风险,除了通过控制单个分行入库贷款比例等措施进行防范,还采用了优先/从属的证券结构,以实现低级别证券对高级别证券的信用增级。就是说,建行自身将持有次级资产支持证券,资产池的损失将首先由次级资产支持证券承担,从而有效保证优先级资产支持证券持有人的利益。

  MBS:“借款人应对建行有信心,不用担忧”

  贷款证券化的核心环节之一,就是贷款债权的转让,因而被证券化的资产也必然会涉及到贷款人的利益。特别是住房抵押资产证券化,资产池中的贷款无疑来自千家万户按揭买房的老百姓。记者曾经问过一些向建行贷款购房者,几乎没人听说过资产证券化这个词,但经记者简单介绍后,他们则表现出不同程度的担心。

  但记者同时也了解到,根据《合同法》的规定,除非借款合同明确禁止债权的转让,否则借款人无权阻止银行将贷款证券化。而建行本次入库抵押贷款的贷款合同中,并未给予借款人选择贷款不被证券化的权利。

  那么,建行证券化会不会损害借款人的正当权益?

  建行给出的答复是否定的。“贷款的证券化不会给借款人在原有《借款合同》中约定的权利、义务带来不利影响。”建行住房金融与个人信贷部副总经理徐迪介绍说,只有当建行不再作为证券化贷款的服务机构时,才需要借款人向受托机构或其指定的机构履行还款义务。但这种情形发生的可能性非常小,除非建行不再经营个人住房贷款业务或者出现严重的经营危机。

  此外,借款人也不必因证券化承担额外的费用;证券化后,建行仍作为贷款服务机构,为借款人提供《借款合同》中约定的服务,服务水平也不会降低。

  这次证券化交易安排还充分考虑了借款人隐私权的保护,借款人不必担心自身权利会受到侵害。据悉,建行将于信托设立前在全国公开媒体上发布《信托公告》,公告中包含借款合同编号,但不会公开借款人姓名、通讯地址、联系方式等个人信息。

  “借款人应对建行有信心,不用担忧。”徐迪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