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交所中国揽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5日 14:37 财富时报 | |||||||||
本报记者 马 磊 对于目前没有一家外国企业挂牌上市的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下称“韩交所”)而言,中国企业可谓是一块“肥肉”。韩交所理事长李永铎12月6日在北京告诉《财富时报》,目前已有一些中国企业即将进入该所的上市程序,并最快能在明年上半年完成上市,从而突破该所创立近50年来“零外企”的局面。
据悉,目前已有10多家中国的中型企业(主要是山东企业)希望赴韩上市,其中四家决定在股权分置改革完成后签订意向书。在此之前,这些企业还需获得中国证监会的各项严格批准。 李永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他们已于12月5日与中国证监会主席尚福林举行了会面,就中国企业赴韩上市交换了意见,韩交所正在对由北京远略投资、大宇证券等专业上市服务机构推介的中国企业进行评估,希望首批中国企业能在明年上半年赴韩上市。 韩交所剑指中国 1997年金融危机后,韩国证券市场的市盈率相对比其它市场低。但随着持续进行的企业重组及公司治理的改善,股价也在恢复中。2004年韩国的KOSPI指数已经突破1100点,许多外国证券公司预期近期将上升至2000点。 目前,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只对外开放第二上市业务,IPO对外开放正在筹备中,预计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可以开放赴韩IPO业务。 据了解,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是2005年1月由原来的韩国证券交易所、韩国期货交易所和韩国创业板市场合并而成,其交易品种涵盖股票、债券、股指期货、单个股票期权、各种基金及投资信托、外汇期货、利率期货和黄金期货等。据统计,截至今年10月末,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总市值为5749亿美元,在世界交易所联盟会员国中名列第14位;总交易额为9022亿美元,名列第9位,位居香港、上海、深圳和新加坡之前。另据今年10月份统计数据,外国投资者持有韩国股市总市值的38%,充分显示出外国投资者对韩国经济与证券市场的信心和参与的积极性。 “韩国证券市场现已步入稳定成熟的发展阶段。”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有价市场本部副总裁郑鹤鹏介绍说,今年KOSPI指数上升47%,目前正是中国企业选择赴韩国上市的良机。 为强调中国市场的重要性,李永铎特意指出,“我们希望第一家在韩国上市的外国企业是中国企业。” 据韩交所上市部总经理韩昌佑介绍,相比于其他海外证券市场,韩国证券期货交易所具有发行和上市费用低廉、上市申请耗时短和无需政府部门审批等优越条件。 企业赴韩上市也有顾虑 中银国际证券副总裁任劲认为,企业选择韩交所上市是企业自身的行为,这主要要看企业自身看中哪一方面了,海外上市对于企业本身而言存在很大的诱惑。 任劲接着说:“在美国上市也有很大风险,美国是一个信息高速发达的地区,任何的上市公司纰漏的相关信息都会影响市场的走势,所以我个人认为企业选择在美国上市不是上策,成本费用的增加应该是企业首先考虑的。” 东方证券首席分析师梁宇峰认为中国企业不应该过度地考虑在海外证券交易所上市。实际上现在深、沪两市已经具备了中国企业上市的种种条件,但我们不可否认中国资本市场存在着硬伤,这也恰恰给一些海外证券交易所以可乘之机。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并不是所有的企业都看好海外上市。一家曾有意海外上市的某高技术公司的负责人就对能否在韩交所成功融资感到担心。由于韩国市场在引“外来户”上经验不足,再加上没有美国和香港市场成熟,中国企业,尤其是高新技术的中小企业能否从韩国融资还有待观望。此外,还要有高度透明的企业治理、会计制度等。由于国内大多数企业在治理结构和会计制度上无法与国际接轨,很多企业目前也只能观望。 海外交易所竞相来华揽客 “海外交易所都在尽力淡化与内地证券交易所之间的竞争关系。”中国证监会内部人士表示。 而在这场群雄逐鹿中,目前除了中国香港、新加坡和美国的交易所之外,其他几家海外证券交易所却从未见过中国上市公司的身影。但这并不影响众多的海外交易所将自己的相对“主战场”转移到中国。 “中国经济增长所取得的成就赢得了国际认同,”伦敦证券交易所有关负责人认为,“中国GDP的增长速度已经位居世界前列,中国企业发展迅速,能够为交易所提供高素质、高成长性的上市资源。” “中国企业有着非常大的增长前景,美国的投资者迫切地希望分享中国经济高增长的果实。”纳斯达克副总裁潘森表示。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副所长巴曙松认为,企业频繁海外上市,加剧中国股市边缘化。仅以2004年为例,相比于国内主板17.59倍、中小板17.14倍的招股市盈率,除了美国Nasdaq市场外,其他海外市场的中国企业的发行市盈率都是较低的。其中香港主板低于国内主板接近30%,香港创业板低于国内中小板45%;新加坡主板和创业板低于香港主板和创业板都在20%以上。 从微观角度考察,企业是上市融资选择的主体,上市企业选择是基于基本的成本收益分析,而企业到海外上市也就是用脚在投票。中国企业在国内上市,表面上看好像市盈率要高一点,但是企业作出的结论是,海外上市综合的成本收益比要更好。一个合理的解释是,国内上市的综合成本更高,这包括上市过程的不确定性、持续时间长、持续融资难度大以及许多治理上的缺陷等,而在成熟市场,上市时间较短、持续融资简便、市场承受能力强。此外,调查发现,很多企业上市不是为了融资,也不是为了通过上市获得品牌以及建立激励机制等,而是想利用完善的上市公司平台提供的治理机制,进行相应的激励机制安排或者其他并购活动等。但在国内目前的法律框架下,用来进行期权激励的股权却没有来源,这些都反映出国内在制度上的缺陷。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