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野即价值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 14:22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 |||||||||
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你内心的天空 作者:王育琨/文 2005年冬日星期天的午后,坐在天津顺驰中国总部顶层的咖啡厅,穿过巨大的落地玻
虽然周末开了一天半的会,孙宏斌还是显得比较轻松。他自我解嘲,管理就是开会和请人吃饭。在他看来,公司大到一定的规模,一切就都围绕着价值标准旋转了,他所要关注的就是那些最基本价值尺度的建设,也就是通常说的文化。文化说到底是一种做事的习惯,是一种思维和行动的因果链。一如鲜活的个人,公司也具有明显的性格。当被问到驾驭顺驰究竟什么价值尺度最基本时,孙宏斌望着窗外,若有所思地回答“视野”。 人生积累到了一定的层次,视野便成为决定性的东西。与坐在书斋里引经据典的老学究和未见过世面的年轻人之先验的思维不同,孙宏斌这个过来人,亲眼看到他从不相信的东西出现过,知道初看起来片面的东西,或许要主宰事物的进程。于是他深知不带成见地去感知和行事的重要性,对异常事物的出现常常持有谦卑恭敬的心态。顺驰给中国地产带来许多新东西,比如全国抢先布局、土地期货拿地、地产戴尔现金流、水泥加鼠标的不动产网络集团等等。分开来看,这些都不是了不起的创造,而且还带有许多异端的疯狂味道。但是上述运作环环相扣,构成一种具有模式意义的东西。这或许就是孙强调“视野”地位的原因吧。 他深知自己的内心,也了解世人。我们都还记得当初孙宏斌在联想获罪入狱,在昏暗窒闷的囚室里,孙宏斌的“政治意识”突然觉醒。他意识到了自己在一个只能通行一言堂的公司奢望民主意识的荒唐。他勇敢地接受了这个巨大的真实。与生活讲和,把所有强加在自己身上的东西都化解为零。他主动向柳传志承认错误,并获得了柳的谅解。柳传志是个洞明世事的人,虚假的态度骗不过他的眼睛。 保持一种“回归零”的心态,新鲜景物才入得了视野。视野如若困于现实得失,所见势必越来越小,直至趋于庸常。危难与挫折如同衰老和病痛总会来,一个人如果完全臣服于现实的拘押,为此担惊受怕,却又拒绝不了它,那不是跟自己过不去吗?!他说,“在顺驰一般人比我能干,但是比我想得开的人少。这个公司做了11年了,其间也碰到好些困难,没有一个人听我报怨过一句。”抱怨无用。该认的,你得认。该过的,你得过。 在他眼里没有上海人、广东人、河南人、北京人的区别,寻求发展是硬道理。“想发展,给他提供机会,信任他让他能够发展,这是一个好企业最重要的问题。”当然,好公司发展遇到一定的战略调整,也必须裁减人,或称把人才释放出去。对好公司的这种注解,或许代表了孙进行战略调整的一种决心。近来据报道,顺驰中国将在全国裁减800人。在孙的视野中,适时调整释放人才,也是好公司的一个重要标志。 孙宏斌近一个时期对“好公司”比较关注。或许长三角的泡沫让他心有余悸。他认为,一个好公司一定是一个全国式的开发商,可以比较从容地应对不同区域的波峰波谷。“这个世界不缺钱,缺的是好企业,只要是好企业都是不缺钱的。而好公司只缺股本金。”这些话听起来有点别扭。细琢磨还真是那么回事。或许此即顺驰系乃至中国房地产矛盾的现实。 夜幕降临了。窗外大都市的灯光编织出一番梦幻的意境。我想起了雨果的一句话:世界间有一种比海洋更大的景象,那便是天空;有一种比天空更大的景象,那便是你内心的天空。当一个人“回归零”了,自然会产生包容与消解矛盾的视野,视野即价值。 (作者为首钢企业成长研究所所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