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衍生权证市场谁得益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4日 08:12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黄立锋深圳报道 “76%的香港备兑权证散户投资者过去一年以亏损离场,71%的散户投资者不看好未来一年的权证市场。”香港会计师公会日前的一份报道震惊了香港权证市场。与这一消息形成鲜明比较的是,香港权证市场在3年内迅速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权证市场,发行人市场急剧膨胀,港交所来自权证的交易费大幅上升。
比较的结果,似乎是散户的损失成就了香港权证市场的繁荣。究竟事实是否如此? 损失惨重的散户 香港有一个名叫warrant88.com的民间组织,参与者全都是权证市场散户投资者中的“精英”,他们中大多是香港证券、法律和金融行业的专业人士,部分更是对权证研究造诣颇深的专职权证炒家。 这样一帮人在现实生活中素不相识,却在今年8月底走到一起,原因就是当时两只权证“出人意料”的价格变化让他们觉得这个市场没有那么简单,要团结起来为自己、为散户的利益奋争。 对于香港会计师公会的调查结果,War鄄rant88.com的发言人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散户投资者76%亏损,这个数字可能不是百分百准确。但我相信实际亏损人数只会超出,因为香港人都爱面子,很多人亏了也会说赚了。我身边这一群权证投资者算是比较成功的,但也没几个人赚了钱。” “更多的人是第一次或者偶尔赚一点,就开始玩下去。后来亏了钱想翻本,结果变成欲罢不能。”这位发言人告诉记者,很多输不起的散户最后不得不接受心理治疗,需要像戒毒一样来“戒权证”。与香港会计师公会合作进行上述调查的亨达国际副主席兼总经理邓炳森,在大部分散户投资者投资衍生权证出现亏损时表示,调查显示虽然有众多散户投资者参与衍生权证市场,但他们对衍生权证技术层面了解不多;投资者应该在买卖衍生工具时多做分析,或者咨询专业投资顾问意见,而不应盲目跟随市场消息。 对此,Warrant88.com发言人说,“的确有相当一部分投资者什么也不懂,只会跟风炒,听到电视里、收音机里说什么,就跟着炒,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很认真学习的,问题在于这些对基本条款、定价原理都非常清楚,对正股走势也大致判断正确的投资者也大部分是亏损。” 值得注意的是,香港对于散户的定义很宽泛。首先香港所谓“散户”并不限于香港本地的投资者,只要以个人名义交易,来自全球的投资者都会被认为是香港的“散户”。如果以为这些散户不过数万资金而已那就更是大错特错,这些散户中,数百万资金量的大有人在,上千万也不出奇。 一条船上的发行商和经纪人 散户损失惨重,那么谁从中得利?发行商和证券经纪商显然是最大的得利者。俗语谓商人无利不起早,发行市场的急剧膨胀和香港权证市场日益庞大的交易额就很说明问题。 “发行商当然是最大的得利者。”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香港证券界资深人士向记者表示,“发行商权证发行收入,买卖价差收入,扣除对冲成本,清算成本,如果不计其它因素,二者之差理论上就是发行商的利润。发行收入应该动态来看,因为发行商可能会在发行后又收回注销,或者又可能增发。” 实际上,只要发行出去,然后等着权证变成废纸,或者等着在低位收回注销,发行商几乎是一本万利。从2002年到2005年6月,香港衍生权证市场发行人数目已经达到15家。进入2005年8月,又有瑞银、汇丰和高盛加入,目前已经有18家。 “其次是经纪商。经纪商从中得益有几种情况,一是流通量提供者获得发行商给予的报酬,二是其它经纪商从投资者缴纳的交易佣金中得益,再就是部分经纪商可能从发行商提供的回佣中得利。为了得到回佣,部分经纪商曾不惜大肆制造虚假交易,此前有一个经纪商一个月得了250万港元发行商的回佣。” 从2004年第4季度权证成交占港股大市成交的15%,到2005年第三季度的22%,总成交额2830亿港元,按0.25%的佣金比率来看,这一数字就已经很可观,而这都只不过是放在桌面上的。 对于各个得益者,Warrant88.com发言人的说法是,“当然谁做生意都要赚钱,要是谁都按照规则办事,那投资者也无话可说。可是,发行商真的对冲了吗?100%对冲了吗?是不是从事自营交易和投资者对赌?” 那么,权证市场是否还有其它专业或者机构投资者参与交易并从中得益呢?对此,香港投资基金公会董事黄王慈明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公开披露的基金基本上没有从事权证交易的,从来也没有听说过,但可能会有一些私募基金做权证交易。而Warrant88.com发言人也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02年前曾有一些机构参与权证交易,但那是因为发行的配售要求,现在几乎没有,因为机构投资者从事权证交易,不如做期指、期权,那里更加专业,更加透明。 交易所的利益冲突 “如果说真的有人在权证市场坐地收钱,那就是港交所。”一位评论人士指出。确然,港交所作为上市公司其本身在权证市场监管中的角色冲突,近来已经饱受批评。 由于香港将权证交易视同普通股票交易,因而针对权证每宗交易,港交所要征收0.005%的交易费,证监会征收同样多的交易征费,中央结算所征收0.002%的交易费(最低2港元,最高200港元),投资者赔偿基金征收0.002%的投资者赔偿征费,港府征收0.1%的印花税。另外,每只权证上市,港交所均会征收一定的上市费。 0.005%本不高,可是考虑到香港权证市场日益庞大的权证交易量,也就不是一个小数字。实际上,根据港交所2005年第3季度季报,港交所2005年前3个季度共计5.8亿港元的交易费中,就有3.08亿港元来自权证交易,比例高达53%。 “港交所一边是监管者,一边又从权证发行和交易中得益,难道不存在利益冲突吗?”一位批评人士这么说,“2002年港交所和证监会争夺权证审批权的时候争得不可开交,现在拿到了审批权,却只顾开闸放水。” 而warrant.com发言人强调,“现在港交所只是反复强调加强投资者教育。加强投资者教育一定是好事,但如果天真地以为,加强投资者教育就可以解决问题,而不对在与投资者对赌的发行商加以适当监管,那可以想到香港权证市场的未来会怎样。”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