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规律将惩罚铜市投机者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 08:50 中国证券报 | |||||||||
付少华 当前期铜既有炒作成分,也存在一定需求基础。当最大的需求者采取抛售方式来平抑价格时,反而会刺激多头的炒做热情。但过度投机者肯定会受到惩罚的,不过不是其对手,而是市场规律。
自11月以来,尽管国储局在国内期、现两市总计抛出10多万吨库存,但LME三月铜价依然从历史高位的4000美元上涨至4480美元,屡次刷新百年记录高点。上海期铜也从11月初的36000元/吨涨到39940元/吨。 在铜价上涨、消费企业倍受煎熬时,市场各方对基金操纵铜价表现出了少有的气愤。而国内相关媒体也有意回避国储头寸被套可能带来的损失,并一再称赞抛铜举措,这种强烈的民族感的确值得赞赏。不过,感情归感情,认清当前铜市形势,理智面对铜价上涨,可能是相关各方最为急切的任务。 上涨基础来自“中国因素” 数据显示,我国经济持续多年的快速增长,尤其是2000年以后的高速增长,对提升铜价的累计效果非常突显。 新华社分析报告专线分析认为,1990年后,中国不仅在铜消费领域的增长速度明显加快,而且消费在全球的比例也大幅度提升。显然,中国强劲需求推动了全球铜价不断走高。 目前来看,对“中国因素”的炒作仍未完毕。 2003年,我国人均GDP首次突破1000美元,去年达到1200美元。2004年我国铜消费总量达450万吨,人均总消费接近3.5公斤,而人均精铜产量只有1.67公斤。按照小康社会发展目标,并参照其他国家发展经验,2020年,我国人均铜消费至少要达到7-8公斤。届时我国铜消费将达到1050万吨-1200万吨,年均增长必须达到40-50万吨。按照目前基数计算,未来几年年均铜消费增长率必须维持在10%附近。 2004年底,我国粗铜冶炼能力达163万吨,粗铜产量132万吨,电解铜产量217万吨,铜加工材产量416万吨,去年全国消费量为450万吨铜(含精铜320万吨)。预计今明两年我国铜消费将达500万吨(精铜350万吨)和550万吨(精铜380万吨)。从今年1-10月精铜产需数据看,缺口依然在100万吨之上。 因此,尽管目前铜价有很大炒作成分,但也存在一定需求基础。当国储局不顾自己是最大的需求国而转而抛售时,将刺激市场做多情绪,并导致价格的加速上涨。 铜价多高才合理 相关报道多数指责推动铜价上涨的原因在于基金,其理由在于:国际铜研究组织、英国商品研究机构等权威金属分析机构均预测,2005年全球铜市场产消处于基本平衡状态,甚至供应过剩20-30万吨。既然供求紧张程度远小于2004年,铜价要维持去年价位尚且困难,那么上涨至4000美元只能解释为基金的过度炒作。 不过,理智分析,与其它商品一样,铜价也是由供求关系决定,既然短期抛售过度而无力交货,那么价格必然要涨。再说,价格短期内脱离供求而大幅走高的例子也不是没有。如,目前LME三个月期锡价格不到7000美元/吨,而80年代初期,受基金逼仓影响,其一度高达18300美元/吨。 必须承认,多空争夺中,无论价格多高,就某一阶段而言都有合理的一面。但从操作面来讲,我们不能因为价格高而抛,不能因为价格低而买,也不能主观判断价格是否合理。当然,过度投机者肯定会受到市场惩罚,但执行者不是已处于无力还手状态的对手,而是市场规律。 如何应对基金炒作呢?首先,我们是进口大国,在这个货少钱多的市场上,我们应谨慎做空,切记我们应是国际期货市场上“天然的多头”。其次,我们是消费大国,有调控消费的主动权,但缺乏调控供应的能力。因此,在经济增长强劲、对铜的需求比较稳定的前提下,有效调控消费难度也较大。市场有涨跌,价格有高低,投资者应顺势而为,不因价格高而卖、不因价格低而买方是理智选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