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行长评说商业银行改革 外资入股风险收益对称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3日 08:01 中国证券报 | |||||||||
本报记者 齐轶 北京报道 近期,国内商业银行引入外资投资者无疑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昨日召开的“财经年会2006”上,工、中、建、交四大银行的行长齐聚一堂,他们对外资给国有银行带来了什么、在引入战略投资者后银行还将面临哪些挑战等热点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经济前景被看好 就在国内有观点认为国有银行股权定价过低的时候,外资却不认为投资中国银行是“天上掉馅饼”。相反,他们认为承担了相当的风险。 参与中行引进战略投资者工作的中国银行行长助理朱民对此感触颇深。他说,中行曾经和一家国际著名银行谈得很好,当该银行的总裁把方案拿到其董事会,董事会对该总裁提出的三个质疑使得合作没能成功。这三个质疑是,你怎么知道中国的宏观经济政策不变?你怎么知道中国的银行不良率不会反弹?你只有5%到10%的股权,你凭什么来施加你的影响力? 交行行长张建国则告诉大家,汇丰集团在决定入股交行时,对中国商业银行在改革的时候能否顺利推进以及改革以后能否“长治久安”也表示了疑虑。汇丰集团主席庞约翰爵士为此还曾专门召开董事会,并请董事们到交行参观,以此让各位董事“统一思想”。 不难看出,内、外资对入股国内银行的解读差别是很大的。中国建设银行行长常振明说:“我觉得国外投资者投资中国的银行业,是希望能够享受到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现在,中国经济被国外投资者看好,所以他们若想享受中国经济增长的成果,就必须承担一定的风险,而且,这些风险与他们得到的收益相比,应该还是比较合理的。” 双赢的战略举措 作为第一家引入战略合作伙伴的国内大银行,交行引资的实践让行长张建国感受到引入汇丰银行是一项双赢的战略举措。 张建国表示,汇丰的进入促进了交行深化股份制改革阶段性目标的顺利达成。汇丰是以每股净资产1.76倍的价格投入,使我们改善了资本结构,增加了每股净资产,为我们能够在海外顺利上市创造了很好的基础。其次,促进了股价稳定和国有股的保值增值。上市以后,交行股价平稳向上,表明投资人对中国经济、金融以及交行的发展前景持积极乐观的态度。 朱民指出,中国的银行业、中国的资本走向国际舞台不可避免。但是,中国的银行仍很弱小,通过战略合作伙伴走向国际舞台是非常重要的一步。“让外资进来只是第一步,它将为未来国内银行走出去做了一个很好的铺垫。”朱民强调。 一场马拉松跑 尽管四家银行的改革取得一定成效,这些行长也表示中国银行业在下一步还将面临许多的挑战。 工行董事长姜建清指出,从1999年到现在,在6年时间,工行不良贷款比例迅速从过去的47.5%降至2.5%。但是,如何长久地保持良好的资产质量是工行面临的最重大挑战。“财务重组以后,今后如何保持住这个水平,同时保持住我们的盈利能力,这是我们面对的一个主要挑战,也是投资者关注的焦点。”姜建清说。 此外,如何应对过剩的流动性?如何全方位对外开放,使商业银行参与更加激烈的国际化竞争?如何面对更严格的金融监管和更高的资本回报要求?这些均成为正在成长中的商业银行必须面对的问题。 显然,商业银行的改革是一个持续、深入的过程,并非上市就大功告成。“这是一个马拉松比赛。我们不要期望在跑完100米、1000米甚至10000米的时候,掌声就能够响起来。”姜建清意味深长地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