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12城市争抢金融交易所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11日 15:41 经济观察报

  本报记者 申兴 李欣 深圳、北京报道

  数月之后,中国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就将诞生,整个中国金融市场格局将因此焕然一新,随之而来的将是激烈博弈和利益重新分配。

  “国务院已经同意了证监会的申请,将批准筹建一家新的金融衍生品交易所。”12月
8日,有接近高层的知情人士向本报透露。

  金融交易的第一个品种将是被市场“千呼万唤”的股指期货。

  水到渠成

  上海某知名高校的金融学副教授刘凤元博士认为,当前,我国推出金融衍生品的时机已经逐渐成熟。

  12月3日,

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在深圳表示,证监会已做好推出金融期货的各项准备。

  而金融期货此前一直被视为上交所和上期所的兄弟之争。在这一领域,上海两家交易所均投入过大量的人力物力。但由于市场条件未能成熟,迟迟没有结果。其他三家交易所随后也加入了争夺的战团。

  今年也曾传出过央行欲在金融衍生品交易中起主导作用,并计划在上海外汇管理中心和上海黄金交易所的基础上建立“金融衍生品交易所”。

  大概两三个月前,市场传出证监会有意新设金融衍生品交易所,有意承接新交易所的城市据传有北京、天津、上海、深圳、广州、大连等12家之多。“目前还没有确定在哪个城市筹建,最有可能还是东南部沿海城市。”知情人士透露。

  金牛期货董事长严金明认为,由于各家机构和各地之间的关系比较微妙,多方利益需要一个博弈和平衡的过程,金融期货短期内还不会推出,预计推出时机会在

股权分置改革进行得差不多的时候。

  分娩之痛

  对于正在如火如荼地准备的三家期货交易所和两家

证券交易所来说,这个消息比较意外。“这一举措一旦明朗,对整个行业是好消息,对现有利益者则是‘坏’消息。”

  冀望从金融衍生品交易中分一杯羹的其他交易所难免感到失望,而且未来将增加一个强劲的竞争对手。

  金融衍生品交易所交易的第一个品种将是众望所归的股指期货,而这个同样是五家交易所投入重兵研究的项目,人力上的浪费看来在所难免。

  三家商品期货交易所都在做推出金融衍生品的准备。郑商所的商品期权和商品期货期权都准备了两年以上,其中小麦期权已经比较成熟,上期所更是早在2003年便开始承担证监会委托的股指期货运作总体方案设计。

  两家证券交易所亦不落人后,1993年,上交所开始了股指期货研究,2004年上交所和深交所都相继成立了股指期货工作小组。

  难以取舍之下,证监会选择了新设。“由于期货市场的特殊性,不适合于群雄并起。争办交易所,会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而且市场的效率会大大降低。交易所如果很多,交易的分散也会使市场效率降低。”

  随着中国第一家金融衍生品交易所的渐行渐近,对交易所内的交易主体之争将会更加激烈。

  期货业未来

  眼下中国期货业正在经历一个漫长的冬季。

  深圳期货业协会的统计数据显示,“2005年3季度深圳辖区期货公司代理交易额为3509.21亿元,较去年同期3177.08亿元相比增加10.45%。全国期货市场3季度代理交易额35135.56亿元,深圳辖区期货公司占全国代理交易额的9.99%。”

  但“2005年3季度深圳辖区公司的利润总额合计为46.85万元,刚刚维持整体盈利,占2004年同期利润总额465.03万元的10.07%。整个期货市场成交清淡”。

  深圳只是全国期货业的一个缩影。“比如交易品种少、没有金融期货,比如我们期货公司数量多、规模少。”证监会期货监管部杨迈军主任公开表示,“这造成了我们目前期货市场比较脆弱的状况。

  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所长胡俞越表示,在法兰克福的欧洲期货交易所(EUREX)是与我国期货市场同时起步的,现在这个交易所已经是世界上数一数二的交易所,它的交易量已经超过美国的CME和CBOT了,而它也是主要发展金融期货。“只要有一个金融期货品种,中国期货市场的格局将会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中国期货业协会会长田源对记者作出乐观的预测,“在国内推出金融期货后,期货这个行业的规模将在今后十年翻十番。”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2,58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