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业界观察) 看不懂的拍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08:56 中国证券报

  □金瑞期货邝波

  周三国储进行了第四次旨在平抑铜价的储备铜拍卖,结果出人意料地有近80%的储备铜流标,同时国内外铜价却大幅上涨。纵观前后四次拍卖,国储平抑铜价的举动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拍卖价格太高

  在价格上,前三次拍卖底价远低于市场水平,整体成交价格也相对较低。前三次拍卖中上海、宁波地区储备铜起拍底价分别为37800、37500和37400元/吨,其他地区储备铜起拍底价相应地低100-300元不等;而同时期上海地区现货价格分别是39000、38000和39000元/吨。与前几次不同,第四次拍卖时,上海、宁波储备铜底价一下上升至39000元/吨,而前一交易日上海地区现货价格为39200左右。拍卖底价刚一公布,马上带动了沪铜期货上涨,沪铜主力合约摆脱开盘下跌120元/吨的走势节节上涨。

  除了价格门槛大幅提高外,参与竞拍者的资格也做了新的限制。本次拍卖只允许境内注册的生产加工企业参加,贸易商等一概拒之门外。即使没有参与门槛的提高,储备铜拍卖对使用者吸引力也在逐步下降。从前三次拍卖情况看,每次拍卖的参与者逐渐减少,真正通过拍卖获得资源的消费者也是逐渐减少。前三次参与拍卖的企业数量分别是54、49和33家,拍卖成交企业数量分别是38、34和28家。可见市场对于拍卖热情正在逐渐消退。而此次拍卖的高底价,更是大大挫伤了生产加工企业积极性。

  调控效果难以发挥国储平抑铜价的行动,在前期取得了良好效果。自拍卖储备铜消息传出后,国内铜价明显滞涨。从沪铜当月走势图中可以看到,在前两次拍卖中,沪铜价格下跌了将近3000多元/吨。然而,随后的历次拍卖却没取得相同效果。国内铜价演绎了一个经典的V型反转,最新价格甚至还高于了拍卖前的价格。笔者认为,价格和参与门槛的双重提高,使拍卖成交数量大幅减少,从而减小了拍卖对市场调控力度。例如,第四次拍卖成交量只有3700吨,流拍数量高达16241吨,约占总拍卖数量的80%。前三次拍卖中,只有第一次全部成交,其余两次拍卖成交数量均在13000-14000吨上下。目前国储进行拍卖的总量高达8万吨,因此算上第四次拍卖的成交量,实际流入市场中的数量只有5万吨左右。由于国内外价格差异太大,进口电解铜数量受到了明显抑制。在过去两个月内,进口电解铜数量比正常水平减少接近8-10万吨。二者一增一减,使全国供应总量没有明显额外增加。此外由于储备铜质量差异较大,很难满足市场对高品质铜的要求,国储铜释放只是在数量上满足国内部分需求。

  在相互背离了一段时间后,国内外铜价最终开始朝同样方向运行了。此时可能有人会抱怨国储抛铜如何不对,可能还有人会感叹中国在定价权争夺中再次败北。然而笔者认为,这只是市场再次显示了其巨大力量。目前铜市风险远远大于回报,一般投资者还是应该冷静观望为上策。而对于生产企业而言,目前价格的确是很好的卖出保值机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