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记者观察) 金融期货渐行渐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08:56 中国证券报

  □记者赵彤刚

  金融期货各项准备已经水到渠成,中国证监会副主席范福春日前在首届中国国际期货大会上的上述表态,预示着业内企盼已久的金融期货有望很快破题。

  上世纪90年代初,我国也曾进行过短暂的国债利率期货试点。但是1995年上海发生
恶意操纵市场的“3.27国债风波”后,管理层关闭了国债期货市场。究其原因,除了当时国债现货市场尚未成熟,特别是利率并未实现市场化外,监管主体不明确,交易者同业之间恶性竞争,公司内部缺乏风险控制机制也是重要原因。不过,随着中国期货市场的日益规范发展,重开金融期货的呼声越来越高。

  金融期货自上世纪70年代首次在美国市场出现后,其发展速度就远远超过商品期货。1972年,美国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开始交易国际货币期货,这标志着金融期货的诞生。随后金融期货在全球获得迅速发展,货币、利率、

股票指数等都被作为期货交易的对象。统计显示,目前国际衍生品市场上金融期货交易量占总期货交易量的90%,而商品期货仅占10%。CME也成为全美规模最大的集商品衍生品和金融衍生品为一体的期货交易所。

  面对金融期货这块诱人的“

蛋糕”,我国期货业界对其可谓朝思暮想,寄予厚望。我国商品期货市场经过十多年发展,上海、大连、郑州三家期货交易所已经上市交易10个品种,去年全国期货交易额更是达到了创纪录的14多万亿元。商品期货市场的规范发展,为推出金融期货打下了良好基础。证监会期货部主任杨迈军也多次表示,我国推出金融期货的时机已越来越成熟。

  从发展角度看,我国股指期货将可能先于利率、货币期货推出。随着

股权分置这一历史遗留问题逐步解决,客观上将消除推出股指期货等金融衍生产品的制度性障碍,为资本市场产品创新拓宽道路。而随着我国利率市场化改革不断深入,以及国债远期交易的发展,将为重新推出国债期货创造条件。目前我国已推出外汇远期、掉期交易,这将为货币期货的推出打下基础。

  现代金融期货之父梅拉梅德前不久在访问上海期货交易所时就表示,中国期货市场经过前几年治理整顿,目前整体面貌已经焕然一新。中国期货交易所制度完备、运作规范、交易系统先进,完全有能力推出包括股票指数期货、国债期货在内的金融衍生产品。

  事实上,除了上海、大连和郑州三家期货交易所多年来积极筹备上市金融期货外,上海证交所与深圳证交所也都在为推出股指及股票期货做着准备。而据市场人士透露,不排除我国单独新设一家金融期货交易所的可能。但是正如业内人士指出的,不管未来股指期货在哪家交易所上市,对我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来说都将是重大突破。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