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权证评论 > 权证频道 > 正文
 

深交所对权证创设谨言慎行 可能出于两方面考虑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9日 08:00 中国证券报

  □文健

  沪市的两只武钢权证在11月23日上市后,首批创设于11月25日即获批,此后的11月28日、29日,又有十几亿份武钢认购权证创设上市。而深市三只权证上市至今,已到第五个交易日,深交所在创设申请的审批上仍无动静。

  此前深交所负责人明确表示,正筹备推出权证创设制度,但会认真研究、观察,借鉴香港市场、上海市场的经验。据专业人士分析,深交所之所以对权证创设谨言慎行,可能出于两方面考虑。

  其一,并非所有权证的发行人都愿意其权证被创设。理由在于,作为对价的一部分,发行人乐于看到持有权证的流通股股东能够享受交易过程中的一些利益。如果创设推出,这一部分利益可能会打折扣。有的发行人不愿意被创设,还担心若市场表现不佳影响公司品牌和口碑。

  其二,担心可能出现的法律风险。权证本来是股改对价安排形式的一种,不排除有股改公司流通股股东非议权证创设影响其利益兑现。如上虽无大碍,但沟通是必要的;若果真如此,深交所慎重的态度无疑十分可取。

  另外,近来权证交易有喧宾夺主之势,交易额一度压过沪深两市

股票成交的规模,引发了专业人士的争论,或许也让深市对权证创设增添一丝顾虑。

  争论中最激进的观点可称“唯股改论”,认为中国股市此次权证出世,是为股改服务的,流通股股东得到的权证是股改对价的一部分,所以无论这部分权证所带来的是收益还是损失,都是流通股股东所独享的,券商没有资格因试行创设而获益。在股改方案通过后,不但权证的行权条件不可变更,权证总流通量也是不可变更的。他们认为,不必担心权证因流通量小被炒得过高,因为完成股改是

资本市场的核心任务,股改公司流通股股东因权证多获得一些收益,可以刺激上市公司更顺利的完成股改。而权证创设制度以平抑权证价格为初衷,这无疑同支持股改背道而驰。

  另一种观点也从股改出发,但思考得更加全面。他们认为,问题的关键是股改权证本来就不适合在市场上交易,上市必遭恶炒。该观点建议,优先引入权证解决股改问题,还应降低门槛,让更多企业能够利用权证、特别是认沽权证,保障公众投资者利益不因股价下跌受损。但随股改而生的权证不应上市,否则极容易暴涨而后暴跌,二级市场总要有人埋单,这对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不利。

  事实上,对于任何新生事物的出现,市场都应抱着促其积极完善的态度,不能求全责备。我们希望深市能集思广益,找出一条稳健发展权证产品之路。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803,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