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内盘资讯 > 正文
 

大豆价格夯实季节性底部 新资金进场以做多为主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09:10 中国证券报

  青马投资 马明超 嵩洪淼

  在禽流感的影响下,目前国内外大豆市场仍处于震荡下跌格局中,市场利空因素压力下仍在夯实季节性底部。笔者认为,能够给世界大豆价格带来反转动力的条件只有两个:一是南美大豆生长出问题,二是指数基金大规模进场。

  新资金以做多为主

  在豆类市场上,美国基金的立场一直处于“左右摇摆”状况,早在9-10月份,美国基金一度以“生物柴油”概念为题材,在豆油、豆粕以及大豆上建立多仓。但是,全球“禽流感”蔓延,以及原油价格直线下跌,打乱了基金战略部署。基金在11月份放弃做多,转为做空。截至11月29日,CFTC公布的CBOT大豆期货持仓报告显示,基金在大豆、豆粕、豆油上持有的净空单数量,已经达到28271手、10535手、10508手,基金还在玉米上持有净空单38955手。不过,目前国际金属、黄金价格不断创出历史新高,而原油价格也出现低位企稳迹象,农产品“价廉物美”,对指数基金已经构成了巨大吸引力。指数基金进入CBOT市场的热潮,随时都可能爆发。

  国内大豆市场这一两年来出现“大户退场,价格理性”的特征。价格主导力量转移到以中粮、东北贸易商为主的空头,以及九三、浙江资金为主的多头对阵格局中。九三应该是正常采购行为,而浙江系采取的是惯常农产品季节性操作手法,即供应旺季低价买(或者接货),供应淡季高价卖(或者抛货)的操作手法。而中粮席位则主要以国际采购大豆、国内卖货为主,而东北贸易商等主要是将东北大豆搬到大连。就目前看,多头比较被动,主要受到禽流感以及人民币升值压力较大。但是如果资金不出问题,假以时日也可能会反败为胜。更需要关注的是未来资金变局,也即是否会有新的资金入场。从市场总的环境看,新资金进场可能以做多为主。

  南美天气是关键

  就目前大豆市场来说,影响或者决定其未来价格走势的重要因素主要有:一是南美大豆播种生长期天气以及最终产量。大豆价格要维持在600美分以下,南美增产必须能够达到800万吨,这要求南美天气不能出问题。从目前看,南美大豆播种生长仍没有出现问题,也没有充足迹象表明会出问题。但是南美大豆未来天气发展基础并不好,亚马逊流域在9月份前出现过40年未遇的干旱;而且最近一个多月时间,阿根廷地区降水比较少。

  二是禽流感持续的情况,以及对需求构成的影响程度。禽流感在中国并不是第一次出现,只是因为今年报告制度非常严格,导致了市场出现恐慌心理。虽然它是长期利空,但并不是会一直产生作用。估计进入12月以后,它的利空影响将逐渐淡化。

  三是人民币升值速度以及对国内市场构成的影响程度。人民币问题确实让多头非常头痛,市场预估元旦时候中国在人民币上还会有所动作。韩国媒体甚至登出文章说,人民币明年元旦将升值7.2%。

  四是原油价格走势,以及指数基金何时大规模进入美国豆类市场。在进入冬季天气变冷以后,已经达到4-5个月来低点的原油价格面临反弹,这将给豆油价格以支撑。虽然对指数基金动向无从掌控,但是指数基金随时可能会杀入CBOT大豆市场。这一点,只能从以后价格变化中找答案。如果哪一天CBOT大豆价格突然无缘无故飞涨,一定是指数基金进去了。

  战略性做多时机未到

  目前国内外大豆市场仍处于震荡下跌格局之中,市场仍没有明确诱因来引导价格反转或者大幅度反弹。不过,价格逆转向上应该是迟早的事情,但是需要时间。从周期角度看,2006年1月份是大豆市场2005年6月份下跌以来的第8个月,再考虑1月份是元旦后,对于人民币升值的消息估计也能够明朗,此月份市场价格出现反转向上的可能较大。

  在此之前,大豆市场也可能出现反弹,反弹题材可能围绕禽流感影响淡化后的需求反弹。在国外市场上表现为中国大豆进口增加,在国内市场上表现为豆粕报复性反弹。其次,国内大豆601合约的接货行为。但是,这些题材并不足以引导市场反转。能够给世界大豆价格带来反转的充分动力条件只有两个:一是南美大豆生长出现问题;二是指数基金大规模进场。

  总的来说,笔者认为大豆市场面临战略性做多机会,但是进场时间不能确定。因此,需要耐心等待。一旦外盘出现因为南美天气或者指数基金建仓等明确原因的上涨,则顺势介入国内做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