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数据乾坤) 中小板:“三高”集于一身 机构青睐有加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09:03 中国证券报

  □实习记者徐效鸿

  12月1日,“中小板指”正式推出,第一只全流通指数正式亮相中国证券市场。而中小板的所有个股也全部摘掉了“G”帽,标志着该板块股改工作的最终顺利完成。从统计来看,50家中小板公司的平均对价支付水平高于全部已经实施和公布股改方案的股改公司。同时,从相关指标来看,中小板公司的成长性也相对高于其他公司。但前期股价的上涨,也已
经使中小板股票的估值偏高。“高对价+高成长”PK“高估值”,投资者更看重哪一边呢?

  对价支付水平“高”

  比较来看,50家中小板公司平均对价支付水平为10送3.384股,而目前截止第十二批股改公司(含中小板公司)的平均对价支付水平为3.142,中小板公司比平均水平高出了接近8%。10送3股以上的公司,中小板占比为92%,而平均水平只有70%多一点;主板股改公司中还有十几家低于10送2股的水平,而

中小企业板最低为10送2.5股。

  除了支付对价外,所有中小板上市公司非流通股股东均做出了追加承诺。从减持承诺来看,像鑫富药业、山东威达等公司甚至将禁售期延长至60个月,不少公司大股东还承诺了一定期间的最低减持价格或者最高减持比例。一些公司还做出了对未来分红以及保证公司成长性的承诺,如伟星股份、七匹狼等承诺如果公司未来两年的增长率低于一定水平,大股东将追加支付对价。

  整体成长性“高”2005年前三季度,中小板50家公司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分别同比增长36.70%和15.21%;而沪深主板市场前三季度主营业务收入和净利润的同比增速仅分别为28.45%和-2.18%。中小板在这两个指标上的相对领先优势分别达到了8.25和17.39个百分点,其中净利润的相对领先优势比上半年的4.79个百分点的差距进一步拉大。另外,从环比来看,中小板第三季度业绩不但扭转了前两个季度增速放缓的趋势,而且主营业务收入增幅和净利润增幅两大关键成长指标均创下了今年来的最高纪录,增长呈现出加速状态。

  同时,从三季报来看,中小板上市公司的业绩分化程度进一步缩小,更多公司加入了快速增长的队伍。比如,上半年净利润增幅超过20%的公司只有18家,第三季度则增至24家。

  市场估值水平“高”

  从市盈率、市净率等估值指标分析来看,相对于其他G股公司,甚至相对所有的A股而言,中小板上市公司的市场估值有些偏高。截至12月6日,沪深两市共有174家G股。截至昨日,174家G股市盈率和市净率平均分别只有10.36倍和1.56倍(市盈率采用前推12个月方法)。而50家中小企业板公司目前的市盈率和市净率分别高达22.51倍和2.23倍。其中市盈率比全部股改公司的平均水平高了一倍还多,市净率也高了60%多。而目前全部A股的市盈率不到14倍,市净率为1.62倍,也就是说,即使跟全部A股相比,中小板

股票的估值水平也不具有任何优势。

  市场更看重成长性和对价

  中小板公司相对具有较好的成长性,同时,股改的完成也为中小板公司的发展提供了一个新的契机。因而,部分中小板股票更加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如双鹭药业,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基金兴和前三季度持股数为212万股,而股改投票的情况显示已增持到249万股。再比如华邦药业,公司三季度末第一大流通股股东国联安德盛中小盘基金持股数为69.29万股,但投票已经大幅增仓至114.78万股。基金久嘉、基金开元两只

封闭式基金也对该股进行了增持。

  统计显示,在此期间明显被增持的中小板公司还有大族激光、山东威达、思源电气、达安基金、七喜股份等。可见,对于机构投资者而言,更看重的是公司未来的成长性,而股改对价的高低也对其短期投资策略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