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今日观察) 应对人民币升值 央行思路发生变化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7日 08:08 中国证券报

  □记者黄宪奇

  上月末,央行在银行间进行了60亿美元的货币掉期操作,用以置换商业银行过多的人民币。另外,上月2342亿资金净回笼规模也创下了3月份以来的新高,加上本次掉期操作回笼的约500亿资金,央行上月的资金净回笼规模已创下2002年以来的单月最高水平。

  年初以来,央行为应对热钱对人民币升值的投机,一直采取放任银行间流动性宽裕的措施,以压低货币市场利率。该策略虽抑制了热钱在货币市场的套利空间,但低利率引发的债券牛市使热钱短期获利颇丰。另外,该策略导致各期限债券价格虚高,给商业银行和保险公司积累了大量的资产泡沫。近期大力度发行票据和货币掉期操作双管齐下,或许暗示央行应对人民币升值的思路正在发生变化。

  此次掉期约定,一年后央行将以1美元兑7.85元人民币回购本次向市场投放的美元,这一信号一度引发市场对

人民币汇率一年后将上升到7.85左右水平的猜测。业内人士认为,按照中美两国现行的1年期利率水平和当前美元对人民币的汇率,央行本次货币掉期的报价几乎无利可图。而且,该报价也低于海外无本金交割远期外汇(NDF)的价格,上周五NDF市场1年期美元兑人民币的汇价已经下降到7.75,内含人民币1年内4.27%的升值预期,这一幅度已比央行的报价高了1%左右。业内人士认为,央行的报价有助于降低热钱对
人民币升值
的预期,促使一部分成本较高的热钱撤离中国。

  国泰君安宏观经济分析师孙建平认为,央行在应对热钱投机的策略上已出现变化。在加大资金紧缩力度的同时,央行还开始从制度安排和机制上寻求彻底摆脱人民币升值造成的外汇占款约束。近期央行和外管局在前期细项制度铺垫的基础上,密集出台了诸多和央行外汇占款有关的政策。其中,以人民币兑美元做市商制度和货币掉期制度最为引人关注。

  一方面,掉期操作可调控前期已形成的

外汇储备。央行通过主动报价对市场预期进行干预,有助于减缓热钱对人民币升值的投机;另一方面,人民币兑美元做市商制度在理论和机制上能够保证央行基本不受外汇占款的被动性约束。这样央行就可以更为从容地调控货币数量,进而影响市场利率,以前为应对热钱而任由银行流动性泛滥的格局也将逐渐走向瓦解。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