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市场红周刊》:股市中的农民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6日 18:56 和讯网-红周刊 | |||||||||
第三站:西安 -燕飞 走出山西的盘山险道和滚滚煤尘,我们进入陕西省会西安。一路黄土高坡的独特风光,牛耕野牧的原始农作方式,让我们产生了一个新的探访念头,继山西站探访下岗职工后
西安未央洛证券营业部。恰逢周末,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位股友前来买报,围着报摊一边看报一边聊股。我们说明来意,股友们显示出超乎想像的热情。 没地了,我们炒股去 张大姐,热情质朴的陕西人,在营业部门前卖了8年的证券报刊;曹老师,退休后加入股市,经常在营业部转转。二人亲眼目睹了各色股民的悲喜起伏,说起来感慨万千,唏嘘不已。 农民炒股?有的是呀!当年西安圈地扩建新区,农民每家都得了不少土地赔偿金。就业那么难,能干什么呢?打工没文化,挣个三四百元又没意思,听说发展股市就都来跑来“投资”了。岗家寨、张家堡、大白羊,几乎全村都来了。 有个陕北放羊的兄弟俩,把羊全卖了,凑了两万块钱进城炒股。刚开始连刷卡交易都不会,求我帮他委托买进了辽房天,说是听朋友介绍的一个著名股评家推荐的牛股,结果买进去当天就被套。到股市收盘时他问我:“这股票夜里会涨吧?”我说:“你以为这是种庄稼呀?”后来老不解套,哥哥失望先回去了,弟弟硬是熬了几个月等翻本,最后赔光回家替别人放羊去了。 还有个种了三年大棚蔬菜的老农,挣了5万块钱,嫌太累,听股评说炒股赚钱最容易,买张报纸,看看电视就行,就都投了进来,结果现在只剩几千了。问他还回去种菜吗?他说年纪大了,干不了了,熬着吧,相信管理层会救股市的。70多岁了,神经兮兮的,天天来了也不说话,买包烟往散户厅旮旯里一蹩,阴着脸一坐一天,连闭市了都不知道。 你们看见刚才那个带孩子的妇女了吗?她两口子原来开门面赚了不少钱,在股市里投了40万,算大户了。12元买的“银山”现在退至三板只剩4毛多了,前些天说“割了,全割了,天天晚上睡不着觉。”现在成天骂骂咧咧的,说那么多有问题的公司是怎么上市的,去年还是绩优股,今年就亏损,到处是地雷,老百姓哪能知道呢?现在好像也被清出大户室了。男人没办法,替人家看大门去了,一天要干12个小时,一个月400块钱。 张大姐八年卖报的独特见解 国家可没想让小股民赔钱啊,告诉你“股市有风险”嘛。当初要求开户金最少5万,就是不想让穷人炒股呀。那会儿还集体抗议呢,要求降低门槛,大家都喊:“我们要开户,我们要开户!”现在的股改就是土改,是想治一治那些贪官和奸商的。他们吃国家贪国家,就是要让他们来炒股,再还给国家,把贪占的钱全收回去。那些人哪,拉出来站一溜,隔一个毙一个,还得漏网一个。嘻嘻,他们也亏得厉害呀,可人家不在乎,先前开普桑来炒股的,亏了几百万反倒换宝马了。人家有路捞啊,不像下岗的和那些农民,赔的都是辛苦刨食的血汗钱。 股评家?呸!上回一个小子来营业部鼓噪,说他是什么炒股大赛的冠军,让人交费让他指导操作。我在这卖报8年了,别人不知我还不知道吗?亏得一干二净,穷得连裤子都提不上的人,中午还看见他向别人借两块钱喝拉面呢! 股民是记吃不记打啊,恨那帮股评的骗子,可离了又不行——没有正常的信息渠道呀!什么烂股都能上市,老百姓只好看报纸听电视股评了。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