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中小板指数:孕育三大市场功能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2月01日 08:02 海南新闻网-海南日报

  新华社北京11月30日电 (记者令伟家)12月1日,我国证券市场首个完成股权分置改革的全流通板块———中小企业板将推出“中小企业板指数”。在整个中小板50家上市公司全部成为G股后,深交所推出反映中小板股票价格总体走势的中小板指数,在证券市场充满变数的关键时刻,将对证券市场产生什么影响,又能为投资者提供哪些帮助,成为广大股民和业界关心的问题。

  功能一

  代表成长性的市场指数

  作为独立的G股板块,推出全面反映中小板市场表现的指数,是中小板区别于主板的重要标志之一。截至2005年11月25日,已全部完成股改的50家中小板企业,

股票合计流通市值近183亿元,总市值493亿元,分别占深圳主板市场的5.47%和5.62%。

  新疆

证券研究所投资策略部策略分析师商金和认为,中小板公司流通盘小,中小板市场较为活跃,个股联动效应一直较强,是深市最为活跃的一个板块。至11月25日,中小板的累计成交金额是深圳A股市场的10.87%,区间日均换手率更超过深圳A股市场的三倍。相关数据表明中小板具备成为一个相对独立市场的条件。

  中小板指数的发布能有效地代表国内证券市场正在成长中的中小企业。统计显示,从去年6月25日中小板市场启动至11月30日,先后上市的50家公司股价平均上涨1.36%,涨幅在8%以上的有20家,其中两家龙头企业G航天和G苏宁涨幅分别达到177%和141%,G科华、G巨轮和G双鹭等一批公司股价涨幅在20%以上。目前中小板50家公司涵盖了13个行业,其中有39家公司集中在纺织服装、生物制药、 电子电器、化学

化工和设备制造等五个行业中,大多数公司属于相关细分行业的龙头。因此中小板指数将会反映中国证券市场上一批优质的民营企业和成长型企业的整体状况。

  中小板指数将成为中小板投资者重要的参考工具。指数能够反映市场的总体波动特征,是市场的风向标。商金和说,如果把中小板第50家公司三花股份 6月7日上市日确定为中小板指数的基日,基日指数定为1000点,10月21日该指数最高到达1409.67点,期间最大上涨幅度为41%。至11月25日中小板指数收盘点数为1393点,上涨幅度为39.3%,同期上证综指和深综指的涨幅分别为8.15%、5.47%,对比显示,中小板指数与两市大盘指数出现了超过30%的涨幅差异。在较好的业绩成长性和较高股改对价的基础上,中小板市场走势较为强劲。

  功能二

  成为估值对比的参照系

  业内人士认为,从估值方法和估值标准来看,参照成熟市场的经验,中小企业与大型企业的标准不尽相同,在已推出上证50、沪深300等指数的前提下, 中小板形成独立的指数,可以反映该板块总体价格变动和走势。

  商金和说,中小板属于高风险高收益的板块,利用编制的独立指数,与主板大盘方向形成一个对照,为投资者形成一个可以参照的投资参考标的,随后可能推出的中小板指数成份股和分行业指数也可以引导投资者作出投资决策,并且可能成为机构投资者的投资对象和业绩比较基准。

  中小板指数将为投资者提供中小板市场量化分析的工具。根据市盈率、加权平均市净率、加权平均换手率和加权平均股价等指标,同上证综合指数等指数标的进行对比,可以对中小板的估值水平和市场运行做出比较理性的判断。

  功能三

  中小板步入新阶段的标志

  在中小板公司完成股改和市场预期相对稳定之后,第一只G股指数———中小板指数的推出在市场意料之中。中小板指数的推出,适应了市场结构的变化,为市场增加了一项用于观察中小板全流通后市场走势的指标,也预示着深交所多层次指数体系的初步建立。

  中小板独立指数的编制会增强中小板市场对机构资金的吸引力。以前中小板公司由于流通股本小,即使公司基本面不错,也由于流动性不足,而将众多机构投资者挡在门外,全流通后,中小板公司的流动性大大增强,一些质地不错的公司,将重新得到机构投资者的青睐,中小板公司因为全流通而将得到更多投资机会。

  中小板推出G股指数后,对主板市场影响有限,但可能会继续提高中小板市场的活跃度。随着该指数的推出,中小板市场容量也将扩大,将会为投资者提供更多的投资品种。优秀企业的加盟会繁荣中小板市场,从中小企业中选择出优质的上市资源将为投资者带来更多的选择机会。

  中小板指数的发布可能成为中小板制度创新的先行者。中小板指数同时又是第一个G股指数,完成股改后的中小板是两市G板中一个独立的部分,既可以为G板发展探路,享受G板的一些优惠措施,同时也将继续体现中小板的创新特色,将创业板建设推向新的阶段。深交所为推动中小板的一系列创新制度可能会陆续出台,预计中小板的发行条件、上市标准、股份流通、交易模式等方面的创新举措也将被提上日程。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