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证不是好玩的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9日 08:30 中国证券报 | |||||||||
□记者 张翔 期待品尝权证盛宴的投机者,却在不知不觉间成为了别人的猎物。 出乎大多数人的意料,武钢认沽权证昨日迅速扩容至16.01亿份,创设券商毫不迟疑地直接挂单于1.498元的跌停价位。光大、长江等券商捡到了“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上
现在看来,在权证投机盛宴上能够大快朵颐的只能是交易所和券商了。交易所乐见交易品种的丰富,以及新的收入来源;券商不仅收获了丰厚的交易佣金,创新券商还幸运地抓住了“无风险暴利”机会。不过,大家也看到了一个并不陌生的结局:承担风险的“重任”落到二级市场投资者的肩上。游资可能已经抽身而逃,真正损失惨重的恐怕还是不明就里的散户投资者。 参与权证交易的投资者都签署过一份风险揭示书,他们也都听说过香港权证市场76%散户投资者亏损的宣传,但更有诱惑力的是一夜暴富的传奇故事,甚至有的人没搞清楚权证是什么东西就杀了进去——从理性人的角度出发,在发现散户投资者盲目投资的同时,证券经纪人提示风险的积极性似乎也不充足。 权证是目前A股市场实施T+0交易机制的唯一品种,于是也顺理成章地成了热衷于追涨杀跌的散户投资者寻求快感的地方。但要命的是,一些人并不明白衍生证券与标的证券之间的殊同,当然也就无法理解自己好不容易从大股东那里争取来的对价,为什么转眼之间就被券商任意创设出来了。标的证券对应实实在在的资产,而权证不过是发行人与持有人之间的一种权利义务关系。简单地说,就是一个受契约保护的承诺而已,只要双方接受约定条款及权证价格,权证就可以持续设立(认购权证以流通股本为限,而认沽权证目前来看并无限制)。因此,在一个成熟的权证市场,就不可能出现类似封闭式基金上市初期那样不可理喻的投机狂潮,也不应见到武钢认购与认沽权证同时连续3日涨停的奇观。 作为上世纪70年代才逐渐兴起的衍生工具,期权产品在不少交易所的交易量都迅速超过股票交易量,其吸引力是不容置疑的。它能够以较低的成本换来可能没有上限的收益,为风险型投资者提供了高杠杆的金融工具。同时,其更以锁定风险的优良特性,成为机构投资者最好的风险管理工具。不过,在投机文化长盛不衰的亚洲,特别是在当前的A股市场,权证不利的一面反而容易盖过其有利的一面。中小投资者对权证知之甚少,权证不仅没有帮助他们锁定风险,反而让他们暴露在更大的风险之下。 如果持有股票,至少可以安慰自己:终会有解套的一天。但如果中小投资者不小心涉足了权证,等待他的可能只是废纸一张。投机失误,责任当然在自身,但从保护投资者利益的角度出发,却有必要事先对权证的风险作充分的宣传,在推出创设机制时考虑更为平缓的方式,让市场逐步消化新制度带来的冲击。 前有巴林银行的倒闭,后有中航油引发的跨国纠纷,期权这样的衍生工具显然并不好玩,也不是每个人都能玩的。历史的教训应该成为金融创新之前每一个投资者都必须补上的一堂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