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中国股权分置改革专网 > 正文
 

现身说法 上市公司股改拜票三大内幕曝光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08:07 四川金融投资报

  我所知道的“拜票”内幕

  内幕一

  券商和股改公司签有“合作协议”

  股改公司到各营业部“拜票”是众所周知的事,可为什么券商们会很热心地为上市公司拉票呢?原因之一就是现在很多券商总部和股改公司签有合作协议。

  股改之初,当股改公司到营业部拉票的时候,各营业部一般各自为战,随着股改进程不断深入,一些大券商发现了另外的商机,那就是股改公司大股东所持股份的托管权。由于大股东一般所持股份数额庞大,因此这部分股份进入流通后手续费收入也极可观。

  目前一些大券商采取的策略是:集门下数十家甚至上百家营业部,与股改公司签订合作协议(有时股改公司主动,有时是券商自己找上门)———券商保证投票顺利通过,股改公司将这些即将流通的股份托管在该券商处。所以,很多时候,拉票也成了营业部的一项“政治”工作。

  不过,那些大型蓝筹股由于基金持有重仓,一般是不会到营业部“拜票”的。

  内幕二

  “贿金”一般不会落入散户口袋

  很多媒体报道的每股3-5分钱的“贿金”确实是有的,但一般不会落入散户口袋。股改公司都有这笔费用,有时交给财经公关公司,有时和营业部商议,但不管怎么说,这笔费用通常和散户无缘。

  一是股改公司只关注持有较多股份的投资者(通常是一万股以上),太小的散户投不投赞成票他们根本无所谓;二是如果投资者自愿投赞成票,不管是上市公司、财经公关公司,还是券商营业部,都不会主动告诉他有这笔费用的存在。

  这笔钱本来是为每股赞成票准备的,如果投资者不自己去争取,就会落入别人囊中。

  我想教大家一个辨识是否可能拿到这笔费用的一个小窍门。如果你持有的某家公司进入了股改程序,而同时接到了上市公司或者营业部的“提醒电话”,这时便要动一下脑子。

  这些“拉票电话”一般伪装得和真正的服务电话没什么区别,但从我们营业部来说,到目前为止,没有为一家股改公司做过“免费服务”,说白了,我们没有精力也没有必要为股改公司免费做这种投资者沟通工作。而从以往的经验来看,大部分投资者很好糊弄,我们只为极个别“较真”的投资者付过费。

  内幕三

  确实可以“改票”

  有媒体报道,有营业部私下将投资者的反对票改成赞成票,这种事在我们营业部没有发生过。我想大多数其他的营业部也不会发生,这实在是胆大妄为了,而股改公司的出价也不值得我们冒险。

  “改票”的事确实有,但不是营业部更改操作程序,而是让投资者放弃原来投票,委托股改公司重新投过。

  站在我的工作立场,股改让我们营业部可以增收(其实并不像外界想像的那么多,以现在的情况计算,到年底时拉票只能为我这个营业部增收20万元),但从旁观者的角度看,有些事确实无法理解。

  其中之一便是这个投票系统,它有几大特点:一是投资者在投过票后可以反悔,这可是古今中外都没有的;二是反悔后要委托上市公司代为改投。我们知道上市公司和大股东之间的关系,这就是说,如果投资者投了“赞成”而想改成“反对”的话,他是不可能联系上这家公司的,而如果投了“反对”想改成“赞成”的话,当然可以心遂所愿。三是上市公司可以在投票过程中,清清楚楚地知道哪位投资者投了什么票,从而及时地进行沟通。

  我想这就是绝大多数股改公司可以顺利过关的主要原因,而其中的种种漏洞也绝非疏忽所致。

  下面是我亲身经历的一件事。虽然事前经过沟通,但我们营业部一位持有某公司流通股20万股的投资者居然投了弃权票,总公司命令我一定要做通这位投资者的工作。于是我打电话过去问他为什么要投弃权票,他说不知道这家公司的方案是好是坏,并征求我的意见,我当然把方案的种种好处列举了一番……

  当时这家公司的赞成和反对势均力敌,这位投资者的改票终于令其涉险过关,而营业部也取得了每股3分钱的拉票费用。其实,如果这位投资者用些心,他本来可以为自己争取到6000元的收入。

  写到这里,又想起“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这句话,我从业这么多年,看到无数投资者在这个市场上混了很久仍然糊里糊涂。如果你自己都不为自己负责,还能期待谁为你负责呢? (佚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