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权证振奋中国金融衍生品 券商的另一种活法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8日 00:20 中国经济周刊

  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正按照‘满足市场需求、结构由简到繁、风险由低到高’的原则逐步推进。也就是说,在权证背后,隐约可见的是更为巨大、更为复杂,功能也更为完备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唐韵/上海报道

  股权分置改革,市场持久低迷,但另一扇财富之门正向券商们打开。

  11月23日,作为第二只上市交易权证,武钢认购权证以涨停开盘后全天被巨单封住涨停,涨幅达69.83%;认沽权证涨停收盘,涨幅达41.12%。

  不久之前,宝钢权证日均换手率为180%左右,日均成交金额为10亿元左右。按照手续费0.2%计算,其贡献的交易手续费高达3.5亿元。

  不久之后,上市权证将扩容至7只,规模达到44.92亿份。

  券商狠赚一把

  权证被暴炒,有人说这是监管之剑再度的失效,有人说这是证券公司难逢的机遇。

  10月27日,宝钢权证经过上市初期爆炒到2.088元后,随即跌破所谓的上市参考价0.688元。

  10月31日,宝钢权证放量狂涨46.54%,最大涨幅达到62.60%。宝钢权证当日暴涨的抢眼表现,引起了监管层高度关注,上交所当即对宝钢权证异常交易发出调查函。

  11月1日,宝钢权证终于以急跌20%结束了两日来的暴炒。

  11月8日,宝钢权证创1.68元高点,8个交易日最大累计涨幅高达144.9%。

  11月9日,上证所宣布对部分违规营业部予以暂停权证经纪业务、责令整改的处分。同时,要求各会员单位对权证经纪业务进行自查,随后上演本文开头一幕。

  11月9日,宝钢权证以跌停板价位收盘,创下两个新记录:单日最大跌幅及首个跌停板。

  11月10日,凭借2147万手这一单日成交手数新高,盘中最高涨幅21.66%,收盘涨20.79%。

  ……

  经历这一切的券商,似乎正陶醉在丰收的喜悦中。

  “按公司统计的数据,我们在宝钢权证初期价格波动最大的一段时期,成交量进入了公司各营业部排名的前列。”一位券商高管对《中国经济周刊》表示,“接下来,我们预计长电权证、武钢蝶式权证、备兑权证以及深证100ETF、中小板ETF和亚债中国ETF对于营业部和营业部的客户都是机会。”

  这位高管所在的证券公司营业部在广州老城区。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他所管理的营业厅里寂寥无人,除了中老年下岗和退休中小户议论风生之外,没有什么大资金的户主,也没有什么机构户。由于是在2001年底股市高点时才新搬迁,随着股市的一路下跌,新场地的装修和设备摊销负担始终重负在身,给他带来巨大的经济压力。

  但是宝钢权证上市交易以及之后被暴炒,却给这位高管带来了咸鱼翻身的契机。

  “在宝钢权证刚上市时,我们提前向客户灌输该交易品种的机会和风险意识,更及时为持有或买卖该权证活跃的客户在短信平台专门建立了一个组,遇到有关宝钢权证的敏感信息或敏感点位时发短信给他们。”

  而上交所的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05年11月10日,相关权证交易总成交量达1848148.25万份,总成交金额超过251.4亿元。

  “按照比较通行的0.2%的交易手续费计算,截至2005年11月10日,券商从权证交易中获得的手续费收入就高达5000万元。如果按昨天33亿元的交易额计算,券商一天可至少净收660万元。”有市场资深人士算了这样一笔账。

  权证商机

  11月23日,伴随着武钢权证的上市,上海市场的权证连续创设制度也正式拉开序幕。

  这是一个不平凡的日子。

  1990年代,沪深市场都曾有过以配股权证为主的权证交易,但由于市场草创期制度的不完善和投资者认识上的偏差,权证被过度炒作以致与正股完全背离。在备受各方指责后,权证被迫退出了证券市场,而我国证券市场的产品创新也随之不得不长期停滞。直至十年之后,借助股权分置改革的契机,宝钢权证上市,权证产品才得以重出江湖。

  宝钢权证的出现活跃了市场,对于产品创新具有积极意义。但宝钢权证的交易也出现了价格剧烈波动的现象,权证制度还存在重大缺陷。

  “从国际经验来看,标准权证产品都有一种被称为‘连续创设’的机制,这种机制允许发行人或其他合格机构及时增加权证供应量。当权证价格失衡,发行人或其他合格机构发现有利可图时就会适时创造并出售新的权证,权证价格自然向合理价格回归。”国信证券经济研究所金融工程首席分析师葛新元介绍。

  因此,权证产品创设机制的建立成为众望所归。

  11月22日,上海证券交易所发布《关于证券公司创设武钢权证有关事项的通知》。通知规定,取得中国证券业协会创新活动试点资格的证券公司可作为“创设人”,按照通知的相关规定创设权证。

  一天之后,11月23日,武钢股份赠送给流通股股东的4.74亿份认购权证和4.74亿份认沽权证在上证所挂牌上市。

  更有知情人士透露,新钢钒、万科、白云机场等权证预计于12月份集体于深圳证券交易所亮相。如此一来,权证市场的总容量有望从目前仅有宝钢权证1只、规模仅有3.877亿份,扩容至武钢权证等7只、规模达到44.92亿份。

  武钢权证作为包含了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的组合式“蝶式权证”,本身就是一大创新,在权证产品的丰富和功能设计上实现了重大突破。权证连续创设机制的推出,更是权证设计和交易制度上的巨大进步,对市场制度建设尤其是未来衍生产品市场的建设,具有革命性的意义。

  “从宝钢和武钢权证的成交量判断,今后的市场资金会进一步向权证转移,证券市场的新热点正在形成。”此间,市场专业人士普遍认为。

  也许,这只是冰山一角。

  金融衍生品时代

  “权证目前应用于股改,而长远来看是发展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的一个重要步骤。”2005年8月中国权证发展高峰论坛上,上海证券交易所权证工作小组组长陈支左向《中国经济周刊》表示。

  从理论上来讲,有资格的券商将可以针对几乎全部的证券产品,包括基金、一揽子

股票(ETF)、指数等等,发行权证和衍生权证。

  也就是说,在权证背后,隐约可见的是更为巨大、更为复杂,功能也更为完备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而且这些金融衍生品将不仅局限在证券市场上。

  “衍生品市场的发展是渐进的过程,相对简单、易于理解的权证是发展金融衍生品的关键和第一步,在权证取得成功之后,中国金融衍生品市场将按照‘满足市场需求、结构由简到繁、风险由低到高’的原则逐步推进。”陈支左明确表示。

  在未来几年内,中国资本市场还将逐步出现短期利率期货、ETF期权、指数期权和个股期权等金融衍生产品。

  经过十余年的漫长讨论,甚至几度被尘封,资产全面证券化的春天好像真的来了。

  面对巨大的权证交易

蛋糕,券商无不跃跃欲试。但是,最好的机会总是留给准备充分的人。

  “它带来了机会,问题是我们还不熟悉游戏规则。”联合证券权证研究设计中心副主任裴晓岩表示,证券公司在权证交易中必须发挥两个作用:“引导市场合理定价;保障权证市场具有足够的流动性。”

  高盛(亚洲)执行董事李颂慈在中国权证发展高峰论坛上也认为:“如果中小投资者不能有效地对权证进行定价,就容易造成价格较大幅度地偏离价值,波动加大,从而造成市场的无序以及投机盛行。”

  其实,宝钢权证的交易情况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可以肯定的一点是,发行权证要承担风险。

  “在权证市场中,发行人是一个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是一个产品提供者,还是流动量控制者、价格调控者和信息提供者,承担着极为重要的功能。内地发展权证市场,要对发行人的资格条件作出限制;慎重选择权证的标的资产;重点发行衍生认股权证;认购权证和认沽权证应兼容并蓄;加强信息披露,增加透明度,让投资者参与监管;加强权证知识的普及和推广,增加投资者对权证的了解程度。”李颂慈说道。

  “引进的是个龙种,生下来的可不要再是个跳蚤!”也有市场人士发出这样警示。

  资料

  什么是权证

  权证,指标的证券发行人或其他以外第三人发行的,约定持有人在规定期间或特定到期日,有权按约定价格向发起人购买或出售标的证券,或以现金结算方式收取结算差价的有价证券。简单地理解就是上市公司为了获取流通权,向全体流通股东发行流通权凭证。

  以宝钢股份为例,比如宝钢股份的流通股占总股本的15%,如果上市公司想实现全流通,则会按照每股流通股获得5.5份权证的比例向流通股东派发权证。为了体现有价流通的原则,权证可以是有面值的。但权证的价值估算可以说与面值无关。从原理上理解:权证的发行方式与配股类似,但资金的流向却是恰恰相反的,上市公司为了获得流通权,将动用自有资金从市场购买权证。配股的资金流向是从股民到上市公司,而权证的资金流向是从上市公司到股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1,010,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