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鲁恒升 能否东山再起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7日 17:54 21世纪经济报道 | |||||||||
见习记者 郭晓婧 北京报道 11月24日,华鲁恒升(600426)收盘价6.26元,跌1.28元。业界有观点认为,一度热门的华鲁恒升经历了9月份之后的大跌,可望东山再起。 光大证券化工行业研究员刘军认为,明年该股仍显长涨态势。
有基金经理表示,在经历了三季度对华鲁恒升的减仓之后,下一步将会增持华鲁恒升,因为目前华鲁恒升股价被低估,正是买入的时机。 而在三季度的基金减仓之前,华鲁恒升曾一度是基金投资的热门股票。2005年半年报显示,华鲁恒升的十大流通股东全部为基金。此前华鲁恒升更为热门,一季报显示曾有23只基金大幅度对其进行增持。 直到2005年4月,华鲁恒升的业绩开始下降以后,基金仍然对其保持了一定的热情。到本年第三季度末,华鲁恒升的每股净资产比上年度期末减少23.76%,但此时该公司的第三季报显示十大流通股东中仍有9家为基金。 不过,此时基金已经对华鲁恒升进行减仓。2005年半年报和三季报显示国联安德盛小盘精选基金都为华鲁恒升的第一大流通股东,从第二季度的1241万股减至第三季度末的756万股,减持幅度将近一半,其在流通股东中减仓幅度最大。 刘军预计在第四季度,华鲁恒升的业绩将逐渐走好,并预计2006年其业绩会继续走高。他分析说,华鲁恒升此前的业绩不佳缘于二甲基甲酰胺(DMF)的价格从今年2季度以来受国际贸易摩擦影响,高位下跌,出口不振。 华鲁恒升是国内生产DMF的主要厂家,进入今年第四季度以后,国内DMF市场出现了回暖的迹象。10月份出厂价格上调200~300元/吨。并且近期,我国分别与欧盟和美国达成了纺织品出口协议,纺织品的出口前景已经明朗,下游需求向有利于DMF行业的方向发展。 业内人士认为,虽然华鲁恒升开始呈现再起之势,但部分基金此前对华鲁恒升的增仓难逃跟风之嫌。 在2004年中期,基金持有该股数量只有总股本的2.92%,远远低于2005年一季度14.05%这个最高峰,但从2004年三季度开始,基金对该股不断增仓,此时正值该公司净利润连续三个季度高速增长。 银河证券研究员李海滨认为,华鲁恒升主营业务收入、净利润同步大幅增长是基金,尤其是后期跟风基金买入股票的主要原因。 虽然华鲁恒升并不是基金跟风进入的典型个案,但他还是认为,基金此举显示了基金对价值投资的概念不够认真。基金过分重视上市公司短期财务数据的变动,如果公司的净利润出现增长,基金往往不会去追究它的增长原因就进行跟踪式买入。 他认为,出现这种现象并不是因为基金的研究能力不足,而是市场和投资者的不成熟所致。 迫于市场压力,基金必须追求短期的净值增长,而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在短期内有一些股票增长带来收益。虽然公司出现一个季度的增长并不会引起基金的青睐,但是如果连续二三个季度增长,那么基金就会很快地全部跟进来了,而不会去追究这个增长能够持续多久。这种跟风心态在一些配置不是很重的个股上表现得更为明显。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