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开市场第三招:央行首开60亿美元掉期交易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7日 17:31 21世纪经济报道 | |||||||||
本报记者 徐可强 上海报道 从中国建设银行得到的消息,11月25日,中国人民银行向包括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交通银行3328.HK、中信银行、浦东银行600000.SH、招商银行600036.SH、国家开发银行和中国进出口银行在内的国内十家主要商业银行招标,进行一年期的货币掉期(SWAP)交易。这是央行首次运用衍生工具进行公开市场操作。
央行有意识的利用更多的组合工具来影响货币市场的效果已经越来越明显,10月下旬以来,短期市场利率已经大幅上升近40%。在不断引导市场利率走高的同时,央行也在设法化解由于市场低利率可能给众多大肆购进长期债券的商业银行带来的潜在风险。 掉期交易回笼货币 此次央行掉期交易招标以数量招标的方式进行,总规模是60亿美元,期限为一年,约定一年后的人民币兑美元价格为7.85元。 据路透社的消息称,该货币掉期操作将成为央行公开市场操作的一个例行手段,央行今后可能每两周进行一次时间估计会固定在周五每次招标数量约为50亿美元。 所谓掉期,就是央行按照将60亿美元兑换给商业银行,获得人民币,在一年到期以后再以约定汇率从商业银行手中用人民币兑回美元。掉期交易相当于一个即期的买入交易和一个远期的卖出交易。与回购(以获得回购利息为目的)不同的是,掉期双方不从掉期交易中获利,主要是力图避免自己所持有的货币产生的汇率风险。 由于央行很难用60亿美元的规模来规避人民币的汇率波动风险,因此这一掉期交易的主要目的被认为是央行希望通过更多的手段回笼货币市场上的流动资金。 此前大量发行央行票据和正回购是央行回笼资金的主要手段。11月24日(周四),央行发行了两起票据,回笼资金仅有300亿元,而此前两个星期的周四央行回笼资金都超过500亿元。11月25日进行的掉期交易可能是11月24日央行票据平均发行量减少的一个潜在原因。此外,掉期交易也可使央行释放一部分外汇。 拉升市场利率? 央行利用货币掉期回笼约470亿人民币后,还将继续回笼货币,以提升市场利率,2005年10月份以前连续下降的市场利率在央行干预后快速上升。 泰信基金研究员认为,目前距离年底尚有一段时间,此时市场利率提升的主要原因在于债券大量进入市场。年底前每个月大概还会有300亿元左右的短期融资券进入银行间市场,另外还有央行票据的扩张发行。 按照11月以来货币回笼规模与利率提升的关联度预测,市场人士认为央行在11月25日回笼470亿人民币以后,11月29日发行的央行票据利率将会超过1.8%。按此速度,年内短期市场利率回到2.0%以上应有可能。 央行急速提升货币市场利率的意图值得斟酌。 一般来说,货币当局提高利率的主要原因是为了遏制通货膨胀,例如美联储和德意志银行这样的独立性央行。但是中国的统计数据似乎还没有显示出通货膨胀的影子。11月4日,央行行长周小川在清华大学的午餐会上也表示,目前中国“总的物价水平比较低”。 也许央行促使市场利率提高另有意图。 10月份,银监会主席刘明康在上海表示,商业银行体制改革以及资本充足率的硬性要求,导致商业银行大量的资金不敢通过信贷释放,从而不得不追逐货币市场上相对少量的债券产品,这是造成今年以来国债价格不断上升、利率走低的主要原因。 货币当局显然也明了这一原因,尽管周小川认为“这与政策关系不大”,但还是担心商业银行在购买债券上“有一点大手大脚,同时可能对风险溢价的估计有些偏低”(11月4日语)。 云南信托研究员认为,商业银行如果在价格高位买进,长期持有大量债券,一旦利率上升,这些债券的收益率将大幅下跌,从而造成巨大的亏损,甚至可能导致整个金融体系的风险。 因此,央行不断发行票据和短期融资券等金融产品,希望将商业银行一些沉淀在长期债券上的资金吸引到短期债券产品上,从而降低整个银行体系的风险。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