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明年煤价可能完全放开 煤炭企业闭门密谋动力煤涨价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5日 07:49 中国证券报

  □记者陈亮北京报道

  在一年一度的全国煤炭订货会召开前夕,国内煤炭企业于本周齐聚北京,准备为明年煤价的走势定下主基调。

  煤炭行业的这次内部会议上传出消息称,明年煤价很可能将完全放开,不再受到行
政干预的影响,而优质动力煤的价格在今年的基础上还将上涨。

  定价有望全面市场化

  记者昨日致电山西、山东、河北、河南等省的多家煤炭上市公司求证关于煤价放开和动力煤上涨的消息。但这些公司的董秘均表示,目前对此事还并不清楚。

  尽管曾接到邀请参会的通知,但G金牛(000937)因故并没有派人参加此次会议。不过,该公司董秘刘彦春告诉本报记者,此次会议主要是为年底的煤炭订货会作前期准备,除了煤炭企业外,用煤大户也会参加,双方将就明年的合同价格进行初步磋商。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副会长朱德仁昨日告诉记者,此次会议是由该协会出面组织、于本周三召开的,主要目的是在全国煤炭订货会前夕,召集全国的煤炭企业,沟通各方面信息,并通过协商确定第二年煤价如何调整。不过,他表示,对于协商的具体结果并不清楚。

  “我刚刚从会场上回来”,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说:“明年的

煤炭价格很有希望不再受行政干预的影响,将完全放开。”

  10月底,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出席“全国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时曾表示,当前要认真研究水价、电价、石油天然气、煤炭、土地价格等方面的改革,理顺价格关系。当时,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也表态,煤炭价格要全面实现市场化,政府会逐步淡化对煤炭价格形成的干预。

  G金牛董秘刘彦春分析,根据“全国资源价格改革研讨会”上传递出的信息,明年煤价将完全放开的传言,是极有可能变为现实的。

  明年煤价总体趋稳

  目前,国内煤炭除电煤(动力煤)外,其价格已经完全市场化。因此,如果煤炭价格真的完全放开,真正受影响的只有电煤。

  “会上,大家比较一致的观点是,优质动力煤价格明年肯定还会上涨,低热值动力煤价格总体将保持平稳,也不排除上涨的可能性。”那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参会人士说。

  对此,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牟其峥博士表示,尽管目前国家对计划内电煤的价格有所控制,但力度并不强。例如,国家发改委在今年年初曾要求,煤价涨幅不超过8%,但事实上这并没有得到严格的执行。因此,完全放开煤价对市场的影响不会很大。不过,牟其峥预计,由于季节因素的影响,明年一季度电煤价格仍可能有小幅上涨,明年全年走势将比较平稳。

  光大证券研究所郭国栋认为,如果煤炭价格真的完全放开,对以电煤为主的企业应该是一个利好消息。但目前尚不清楚此次会上约定的涨幅具体是多少,因此对煤炭企业的业绩影响还不好预测。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部昨日发布的最新报告称,预计2006年煤炭出厂价格仍将继续保持高位平稳运行,优质煤将有上涨潜力。市场煤炭价格继续受到季节性及区域性的供需状况的影响,一季度市场煤炭价格仍有缓慢上涨可能,二季度后随着终端企业库存的增加,预计价格将略有回落。

  上涨趋势仍面临双重压制

  不过,对于明年动力煤的走势,业界研究人士也存在不同的看法。

  首先,我国煤炭行业可能存在产能过剩和需求下降的隐忧。

  其次,国际煤价下半年以来处于持续走低的状态,将对国内价格产生联动影响。

澳大利亚BJ煤炭现货价格从7月份的52美元/吨,已经跌到了目前的38.7美元/吨,创出2004年1月以来的新低。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03年煤炭行业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43.3%,到2004年增至60.8%,今年前9个月同比增速更是达到76.8%。

  中国煤炭工业协会第一副会长濮洪九曾在本月表示,近几年国家采取

宏观调控措施,高耗能产业增长势头得到遏制,煤炭消费需求增速减缓,运输瓶颈制约趋于缓和。从中长期看,煤炭产能过剩的问题不可忽视。

  国家发改委经济运行局巡视员许之敏也预计,未来几年我国煤炭需求增幅将明显回落,而目前煤矿固定资产投资出现过热,煤矿生产开发总体增势强劲,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就可能出现新一轮煤炭严重供大于求的局面。

  当然,也有相关专家指出,当前煤炭供求总量基本平衡是一种比较脆弱的平衡,小煤矿产量占到全国总产量近四成。随着产业政策调整和对小煤矿关停力度加大,符合资源、环保和安全要求的先进生产能力将会出现不足。

  至于国际煤价的影响,有业内人士表示,即使按照目前的价格,进口煤炭的成本也高于直接从国内购买。另外,长期以来国际煤价对国内价格走势的影响并不明显。例如,从今年7月至今,澳大利亚BJ煤炭现货价格下跌了30%,而国内煤价的跌幅只有5%左右。所以,只要国际煤炭的进口价没有低于国内价格,对国内市场的冲击就不会很大。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