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QFII分歧中的调整 是换仓而不是减仓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21日 14:16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虽然对宏观经济的分歧较大,但QFII的调整仍然是换仓而不是减仓

  作者:本刊记者 袁朝晖/文

  “QFII对A股市场的判断和宏观经济的看法分歧比较大。”摩根大通董事总经理兼中国证券市场部总监李晶向《证券市场周刊》坦率表示道。

  一方面,QFII进入中国的速度在加快:9月,外管局正式宣布QFII投资总额将从40亿美元扩容至100亿美元,并批准恒生银行新增5000万美元额度;本月初,外管局又在一天之内批准了美林国际和富通银行新增额度5.25亿美元。截至目前,我国已批准的QFII额度已经达到45.75亿美元。

  另一方面,QFII对中国经济的担忧也在增加:法国一家银行的有关人士表示,他们已经考虑将前期投入中国的资金进行战略性减仓,“虽然第二、三季度的中国经济保持较高的增长率,但未来一段时间将会见顶。”

  在中国经济未来走向的不同判断下,QFII的投资也在悄然调整中。

  进出之间

  从三季报中QFII重仓股可以看出,以前被QFII重仓持有的部分大盘蓝筹指标股遭到了大幅减持,上港集箱(600018)、

盐田港A(000088)等个股的十大流通股名单中已不见QFII的身影。QFII的持股尽量回避周期性行业的特征非常明显。

  在调整的同时,QFII持有的53只A股

股票中,有13只股票出现QFII扎堆持有的现象。新兴铸管(000778)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了4家QFII、中色股份(000758)前十大流通股股东中出现了5家QFII。其余包括长春燃气(600333)、通威股份(600438)、外运发展(600270)、丰原生化(000930)、南宁糖业(000911)、沪东重机(600150)、海螺型材(000619)等在内股票都已经进入QFII投资组合。

  实际上, QFII调仓可以说是意料之中。去年,QFII重仓股远远跑赢大盘,但今年上半年,这些股票却成为市场调整的重灾区。比如,被恒生银行重仓持有的爱建股份(600643)相对大盘的跌幅达27.6%;被汇丰银行、美林国际、瑞士银行和德意志银行持有的珠海中富(000659),相对大盘下跌20.76%。

  但是,通过近期QFII的举动不难发现,QFII在换仓而不是减仓。而且,部分QFII基于对中国宏观经济可能见顶的预期,适当地减少了与宏观紧密相关的行业投资,而是将更多资金放在与宏观相关度不大的消费品行业和其他行业。

  除了战略性投资之外,QFII也在积极发掘了股权分置改革带来的投资机会,三季度QFII共计持有股改公司流通股5.7亿股,而在二季度末QFII持有这些公司2.79亿股,期间QFII对股改公司增仓幅度达到104.30%。

  美林(亚太)有限公司中国区主席刘二飞表示,对于正在进行股改的中国股市来说,最坏的时期已经过去。

  日兴资产大中华区业务董事宫里启晖则表示,中国股市的吸引力在于:一方面,在过去4年中,中国股市是全球表现最差的市场,但在同一时期,中国的GDP却保持了平均8.5%的增速;另一方面,从全球视野来看,国际投资者倾向于将资产配置在一些“便宜”且具成长性的新市场上,如中国市场,由于中国市场和全球市场不具相关性,因此在中国市场进行资产配置将有助于降低投资组合的风险。

  观点分歧

  李晶并不讳言国际投资人对中国市场的分歧,但她认为:“中国市场对于全球投资者都是十分重要的,即便不一定马上投资,也一定要关注中国的情况。”

  但不少机构也表示,中国经济还没有经过一个经济周期,因此仍旧蕴藏不少风险。

  “经济正在加快增长,我们对此持乐观态度,但是我们要提防负面风险。”雷曼兄弟亚洲高级经济学家Rob Subbaraman向《证券市场周刊》警告说。其实这种论调从去年就开始出现。

  Rob Subbaraman解释说:“亚洲(日本除外)进入世界经济新格局的准确时间难以预言,尤其在全球经济前景不确定的情况下。积极的一面是,实际利率继续走低,全球电子产品周期已进入上升阶段,最近中国的进口增长已经开始再次上升。消极的一面是,全球经济不平衡和过剩问题显得愈加突出,中国经济的过度供给问题可能会更加严重,持续的高油价正影响消费者价格,因为亚洲政府正削减他们慷慨的油价补贴。负面风险一旦物化,该地区进入新格局的进程将可能被推迟。”

  但高盛对此却持乐观态度。高盛预计,在未来的5年时间里,中国将享有生产力提高带来的“改革红利”,即GDP增长能够保持8%—9%的年增长率。

  德意志银行日前也表示,中国通过的

个人所得税的改革将有助于刺激消费,据其测算,如果将该调整所“节省”出来的300亿元人民币悉数用于消费,则意味着平均每个家庭的消费将增长0.4%。

  很明显,虽然投资有风险,但对于任何一家QFII来说,不投资中国市场都不是明智的选择,原因之一是对人民币的升值预期;原因之二是资金成本太大。实际上,管理100亿的资金与600亿的资金运作成本差不多,所以QFII们必须给资金找到合理的投资方向。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