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认为 “瀑布效应”远未结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 09:02 中国证券报

  编者按:11月17日和18日在北京举行的“中国生产力发展国际论坛”,聚集了一批具有较高知名度的专家学者。他们从我国的经济增长潜力谈到外贸发展前景,从国企改革谈到防范金融风险,从逐步解决“三农”问题谈到如何建立公共财政,畅所欲言。尤其重要的是,他们以清晰的理性思维,为我们勾勒出未来15年我国经济发展的蓝图。这里刊登的是本报记者记录下的精彩观点。

  记者上官卫国 北京报道

  中共中央政策研究室副主任郑新立昨日指出,我国前26年经济的快速增长,很大程度上是由于我国生产力水平同发达国家相比差距过大,在对外开放之后产生的“瀑布效应”所带来的。这种“瀑布效应”远未结束,在一个较长时期内保持我国经济快速增长的潜力仍然很大。

  他说,2004年,我国人均GDP达到10561元人民币,相当于1276美元,仅为美国人均GDP的1/30。我国城镇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为37.7%,农村居民消费的恩格尔系数仍高达47.2%;轿车刚刚开始进入城镇居民家庭,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仅为40%。我国13亿人口的物质生活消费仍处于较低水平。随着收入的增加,市场的潜在需求将逐步转变为有支付能力的现实需求,对经济增长产生持久不衰的拉动力量。

  他说,26年间,我国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占全社会就业人员的比重由70.5%下降到46.9%,约有1.5亿劳动力从第一产业转移到第二、三产业。由于第二、三产业的劳动生产率为第一产业的5倍左右,仅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这一个因素,即可使全国的劳动生产率提高1.2倍。加之引进国外技术和管理经验,更新设备,有效地促进了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他说,继续推动第一产业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是提高全社会劳动生产率的根本途径。我国工业化浪潮正在从东向西、由南向北扩展,中西部的一些省份最近几年的工业增长速度已超过沿海地区走在全国的前列。未来15年中西部地区吸纳3000万、甚至5000万农业富余劳动力是有可能的。

  他说,沿海地区工业化已进入中后期阶段,

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地区三大城市群的经济总量占全国GDP的比例仅为40%左右。根据发达国家经验,三大城市群的产业集聚能力还大有提高的余地。如日本东京经济圈和阪神经济圈集中了全国经济和人口的70%以上。未来15年,我国现有的三大城市群产业集中度提高到50%以上是有可能的。今后15年沿海地区仍将是吸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的主要地区。

  他提出,应当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战略重点,新农村建设有利于扩大内需,消化近几年形成的过剩生产能力;要实行积极的就业政策,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第三产业、中小企业和非公有制经济;要把农民工的保险作为完善保障体系的重点,要求农民工及其雇主必须强制实行保险;要通过改革建立鼓励企业技术开发投入的机制,通过自主创新带动结构优化升级;要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素质,把人口压力变为人力资源优势;要加大收入分配的调节力度,缓解部分社会成员和地区之间收入差距拉大的趋势。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