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立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共财政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 08:28 中国证券报 | |||||||||
记者尹涛 北京报道 财政部行政政法司司长冯秀华昨日在发言中指出,要针对目前财政管理与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之处,研究建立有效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公共财政体系。 冯秀华提出,首先要深化改革,加快公共财政体系建设。构建规范的财政收入体系,
其次,要按照事权与财权相统一的原则,完善分税制度财政管理体制。按照“受益和效率”的原则,合理划分各级政策事权。在充分考虑中央宏观调控和地方政府行使职能需要的基础上,将涉及国民经济稳定、统一市场运行、调节收入分配以及流动性较强和分布不均的税种划为中央财政固定收入,将涉及社会结构调整和环境改善方面的税种划为省级财政固定收入,将流动性较低、适宜由基层掌握的税种划为市县财政的固定收入。加快建立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按照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和公平合理的原则,设计较为科学的、多因素的支付标准计算公式,实现政府间转移支付公式化、规范化;完善省对下级政府转移支付制度,建立以横向平衡为主的转移支付制度;简化转移支付的方式,减少转移支付环节,降低转移支付成本;调整现行转移支付的结构,加大均等化转移支付的数量,增大其缩小地区间差距的作用力度。 第三是完善税制体系,为生产力发展创造一个密切配合的财税环境。完善流转税体系,变生产型增值税为消费型增值税,调整消费税征收范围,适当扩大税基。健全所得税制度,统一内外资企业所得税,实行统一的国民待遇;改革个人所得税制度,实施综合所得征税制度。研究开征物业税,改变目前对房地产项目实行的多税种、多环节征收的现状,把现行的房地产税、土地使用税、土地增值税、土地出让金等多项税费合并,转化为统一收取的物业税。 第四是加大对“三农”支持力度,全面推进农村综合改革,全面取消农业税,实行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国债投资向农村倾斜,提高农业综合开发能力,加大对改善农村、农民生产生活条件的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建立农村的抗灾体系、公共卫生体系、教育体系等,逐步让公共财政阳光普照农村,深化农村税费改革,推动农村综合改革。 第五是控制财政赤字和国债规模,防范和化解财政风险。未来15年我国经济内在自主增长能力将明显增强,必须把握和控制财政赤字和债务规模,将财政赤字占GDP的比重控制在不超过3%、债务依存度不超过30%、债务余额占GDP的比重不超过30%。改革完善社会保障制度,推进国有商业银行体制改革,研究解决地方政府债务对策,防范和逐步化解财政风险。 另外,还要改革完善预算管理制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进一步完善部门预算,规范政府采购制度并加强非税收入管理,全面推进“收支两条线”管理工作。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