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限时清欠令”立竿见影 大股东还款开始提速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8日 08:04 证券日报

  本报记者 家路美

  在公司治理方面,很少看到一项政策的出台能引起上市公司的普遍快速反应。日前国务院批转的《关于提高上市公司质量的意见》却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有关资料显示,《意见》刚发布短短数天,大股东还款计划就纷纷出笼,一些大股东甚至已火速把欠款打到了上市公司账上。分析人士认为,大股东还款将直接改善上市公司财务状况,为提高上市公
司质量奠定良好基础。

  近日,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公告对大股东还款的“喜讯”进行披露。其他存在大股东占款问题的上市公司股票也一度大幅上涨,投资者的信心明显提高。

  在最新亮相的第九批股改公司中,就有三家公司大股东明确承诺将在2005年底前归还全部占款。其中,氯碱

化工大股东上海华谊集团公司承诺将在2005年底前现金归还上市公司欠款3.13亿元;长江投资大股东长发集团承诺,于股改投票开始日之前,全部以现金方式偿还所有非流通股股东占用的资金3100万元。北大荒则准备用定向回购方式解决控股股东占用资金问题。

  对很多投资者来说,久拖不决的欠款能在年底归还已经很迅速了,但有的大股东动作更为快捷。天大天财公告称,此前被原大股东天津大学占用的4375万元已由天津大学以股权转让款项全部清偿完毕,11月10日公司已收到2375万元11月15日收到剩余的2000万元。该笔款项偿还后公司将转回已计提的坏账准备金813万元。

  值得关注的是,在这轮还款热中,很多上市公司收到的都是真金白银。业内人士认为,“以股抵债”、“以资产抵债”等方式并不能给上市公司带来资金支持,甚至还会损害流通股股东权益,现金偿债则能有效充实上市公司的家底,有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并且,部分大股东选择现金方式而非以股抵债方式,也表明其看好上市公司后续发展潜力。

  大股东通过借款、违规担保等方式侵占上市公司资金,是中国证券市场的一大顽疾。数据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共有480家上市公司大股东及其子公司占用上市公司金额480亿元,并且大多属于久拖不决的老大难问题。这一现象严重损害了上市公司的生产经营。

  业内人士认为,从目前情况来看,清偿进度显然超过市场预期,这主要归功于两个因素。首先,证监会的《意见》被国务院批转,上升到了更高层面,“威慑力”大增。11月初,这份国务院批转的《意见》指出,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不得以借款、提供担保、代偿债务、代垫款项等各种名目侵占上市公司资金。对已侵占资金,控股股东尤其是国有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务必在2006年底前偿还完毕。

  其次,《意见》中的“惩罚条款”,加大了侵占上市公司款项的大股东的违规成本,权衡利弊之下,这些大股东自然会从速清欠。根据《意见》提出的对违规者的处理意见,国有控股股东限期内未偿清或出现新增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的,相关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将被给予纪律处分,直至撤销职务;非国有控股股东或实际控制人限期内未偿清或出现新增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的,其融资活动将被予以必要限制。为避免乌纱帽被摘或者再融资被戴上“紧箍咒”,大股东一般都会优先考虑归还上市公司的欠款。

  业内人士称,《意见》出台后,大股东还款进程提速,这将大大提高上市公司的业绩和质量。一方面,目前不少上市公司虽然拥有盈利可期的优质项目,但由于资金短缺而无法进行项目投入。大股东还款后,这些上市公司就可以利用回笼资金投入生产,从而使公司经营形成良性循环。另一方面,大股东还款还有利于提高上市公司经营管理水平,树立良好的

资本市场形象,从而提高投资者的市场信心。

  目前,已有部分上市公司发布了大股东还款所带来的益处。风华高科公告称,风华集团已承诺尽快采取措施偿还占用资金,如果以今年三季度公司主营收入1.4亿元对应每股收益0.02元为基数进行简单换算3.54亿元的大股东欠款对应的每股收益为0.05元为三季度每股收益的2.5倍。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