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专家访谈) GDP减速银行业要闯三道关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6日 08:26 中国证券报

  记者石朝格

  在未来的几年之内,中国经济增长速度放缓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那么,作为资金主要提供者的商业银行将如何应对经济减速的风险呢?

  “至少有三道关要闯。”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市场研究所金融研究室主任曹红辉告诉
记者,随着经济的减速,银行的风险将会集中暴露出来,各商业银行要提早应对。

  风险加大

  记者:众所周知,国内GDP的增速将逐步减缓,这是否意味着,今后商业银行面临的系统性风险将会越来越大?

  曹红辉:

中国经济减速没错,但不会有大起大落,与其他国家相比我们依然是“加速度”。因此,虽然国内银行业所面临的风险会加大,但不至于会到“不可收拾”的程度。

  一般而言,在经济高速增长时期,商业银行贷款增长较快,由于处于经济周期顶峰,其高速扩张的风险已被掩盖,因为经济增长速度较高会使金融资产流动性较好,例如尽管银行不良资产的“窟窿”不小,但天天有人存款,这个“窟窿”还露不出来。

  但问题是一旦经济景气下降,市场需求发生变化,因调整造成的经济波动会使大量的银行贷款成为坏账,这个时候银行的系统性风险开始集中显现。

  而且,金融业的全面开放也会对风险的放大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我国金融风险隐患较大是长期存在的问题,过去主要表现在银行的不良资产上,近年来在

证券、保险、信托等领域也有不同程度的表现,如果这些风险隐患不能得到有效控制,可能会给中国经济增长带来严重损害。

  闯三道关

  记者:面对上述情况,您觉得银行业应该如何应对呢?

  曹红辉:这不仅只是银行业的问题,它涉及到整个中国经济层面。当然,银行本身的应对措施也至关重要。

  具体来说,银行业必须闯过三道关:首先要从追求增长与速度的规模扩张,转为增长的效益,即内涵式增长,因为“摊饼”式的做法不可能无穷扩展下去,而且经济减速之后,靠高增长稀释的不良资产就会暴露出来。

  其次,要提高银行应对经济波动风险的综合能力,从银行内部风险定价机制入手,促使国内银行真正市场化。当前银行业竞相争夺高风险、低效益项目的问题之所以没有改善,就是因为没有培养或生成有效的风险定价机制与能力。

  第三,加强对贷款质量的监控,引入包括

资产证券化等风险转移工具,分散银行业的风险。

  此外,光靠银行资金支撑中国经济增长还远为不够,我们还应该大力发展多层次的资本市场,改变过度倚重银行融资的状况,加快金融结构调整,建立起多元化的融资市场。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