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通集团25亿重组华源 缓解资金紧张局面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5日 08:08 中国证券报 | |||||||||
记者 黄俊峰 上海报道 “并购高手”中国华源集团正面临被并购重组的命运。 权威人士昨日向本报记者透露,国务院国资委上周已经将有关重组的文件下发到重组方中国诚通集团和被重组方华源集团,其核心内容是国资委授权诚通集团对华源集团进行资
目前,华源和诚通对重组一事均保持缄默。不过,这两家企业的许多员工对此已经有所耳闻。在诚通集团网站的论坛上,就有员工公开讨论重组华源之事,争论到底属于“收购”、“托管”还是“重组”。 高负债并购埋隐患 总部位于上海的华源集团成立不过13年,以纺织业起家,后来通过一系列纵横捭阖的并购活动,吃下了上药和北药这南北两大医药集团。由此,华源集团不但稳坐中国纺织业的头把交椅,而且在短时间内成为了国内最大的医药产业集团。 目前,华源集团旗下拥有8家上市公司,这些公司大部分主要从事纺织和医药业务。 然而,成也并购,败也并购。2000年以来,快速扩张的华源集团所耗费的数十亿元并购资金并非自有,绝大部分来自银行贷款,其高负债并购模式在业内早已不是什么秘密。伴随这种并购模式的高风险自2004年宏观调控以来日渐凸现,随着银行收紧信贷,华源集团资金链顿时紧张。 知情人士透露,到今年六、七月份,华源集团已经身陷财务危机,这一情况反映到了国资委,从那时起国资委启动重组华源行动。 诚通重组“蛇吞象” 在重组华源期间,不断有重组方与华源接洽,上海市国资委也是较为热心的重组方之一。上海市国资委曾向国务院国资委提交《关于华源集团、上药集团和中西药业重组方案汇报稿》。 上海市国资委提出重组华源集团的方案是:上海市国资委将旗下国有企业所持的上药集团股权,直接划转40%至上海市国资委,随后将其中30%注入华源集团,这样华源集团增持上药集团股权至70%。作为对等交换,上海市国资委成为华源集团第一大股东,持股36.09%。加上上海市地方国有企业所持17.89%的股份,上海市持股比例合计为53.98%,国务院国资委持股比例降至6.3%。 尽管华源集团非常愿意“下嫁”地方国资委,可是这一方案最后被国务院国资委否决了。今年9月,华源集团所持的三大嫡系上市公司———华源发展(资讯 行情 论坛)、华源股份(资讯 行情 论坛)和华源制药(资讯 行情 论坛)的全部股权在同一天被司法冻结,原因是华源所借数家银行的贷款逾期未还从而引起银行群体诉讼。不过在有关政府部门的协调下,一周之后这些司法冻结便宣告解冻。 在这样的情况下,国务院国资委加快了重组华源的步伐。知情人士介绍,国资委定的调子是以最小的代价帮助华源集团度过暂时的财务危机,同时让华源集团从“儿子”变为“孙子”,于是便有了诚通集团授权重组华源集团的消息。 公开资料显示,诚通集团成立于1992年,总资产近百亿元,主营业务是现代物流。如果不考虑政府授意因素,诚通重组华源是典型的“蛇吞象”,华源无论资产规模还是市场名气都要远远大于诚通。截至2004年底,华源集团总资产567亿元,净资产146亿元,当年实现主营收入485亿元,利润16亿元。 分析人士指出,华源集团走到今天这一步,是其高负债扩张的必然结果,但目前还不能下失败的结论。毕竟,华源在整合纺织和医药两大产业方面的成效已逐步显现。从产业扩张角度来看,华源的成功毋庸置疑。但从资本扩张角度而言,华源无疑过于激进、冒失。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