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中国货币政策执行报告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10日 08:32 中国证券报

  (上接A15版)

  交易(包括欧元对美元、澳大利亚元对美元、英镑对美元、美元对瑞士法郎、美元对港币、美元对加拿大元、美元对日元和欧元对日元)以来,截至9月末,八种“货币对”累计成交折合290亿美元。

  专栏3:人民币远期市场

  2005年7月21日开始实行的以市场供求为基础的、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要求企业提高风险防范意识,主动运用外汇衍生工具规避由于人民币汇率水平正常浮动带来的风险,从而为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奠定了需求基础;同时,外汇衍生品市场的发展也将完善我国的外汇市场体系,提升外汇市场的深度和广度、强化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保障和促进新汇率制度的顺利运行。为实现完善汇率形成机制和发展外汇市场的良性互动,中国人民银行适时发布了《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201号)和《关于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银发[2005]202号),扩大了远期结售汇业务主体范围,并推出了银行间人民币远期交易,初步确立了以银行柜台零售市场为基础、以银行间批发市场为主体,分层有序、协调互补的人民币远期市场发展格局。

  远期交易是国际金融市场参与者用来防范汇率风险的重要工具,人民币远期交易一般是指交易双方以约定的币种、汇率和金额,在未来某一日期进行交割的人民币对外汇的交易。

  银行间人民币远期市场于2005年8月15日正式上线运行。至10月31日,市场成员已经从最初的3家扩大到54家,包括了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政策性银行和外资银行分行等主要的银行类金融机构。随着交易成员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成员对人民币远期交易认识的不断深入,远期市场报价和交易也日趋活跃。

  根据利率平价理论,人民币远期市场的定价主要受即期外汇市场的人民币汇率水平,外汇货币市场利率、人民币货币市场利率和市场对人民币汇率预期等四个因素影响。当人民币远期头寸可通过即期外汇市场进行套期保值时,套补的利率平价基本成立,人民币远期汇率的升(贴)水率约等于相同期限外汇与人民币利率之差。在当前远期头寸尚不能通过即期外汇市场套期保值的情况下,银行间人民币远期市场与境外NDF市场定价机制类似,都反映了市场成员对未来人民币汇率走势的预期,但比较而言,境外NDF市场主要满足海外参与者的投机需求,银行间人民币远期市场的交易则一般以真实贸易为背景,以规避汇率风险为主要目的,供求稳定性高,价格引导能力强,因此参与者在两个市场间的套利活动将促使境外NDF市场价格向国内银行间人民币远期市场价格收敛。

  8月15日以来银行间人民币远期市场与境外NDF市场价格变化表明,在汇率形成机制改革伊始,银行间市场成员未能及时调整人民币升值预期。新汇率制度运行后,即期外汇市场人民币汇率保持基本稳定并正常浮动,促使市场成员的预期趋于理性,增强对人民币汇率保持稳定的信心,反映为银行间人民币远期价格竞争力逐渐增强,通过价格联动效应,引导境外NDF市场的报价逐渐收窄,进一步缓解了国际金融市场的人民币升值预期。

  国内银行间远期市场建立前,境外NDF市场人民币对美元1年期合约贴水7月22日最高达到1美元对人民币7.7100元,反映市场成员预期1年后人民币升值幅度为4.9%;银行间远期交易推出后,至10月31日,NDF市场人民币对美元1年期合约已经收窄到1美元对人民币7.7920元,反映市场成员预期1年后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调整为3.6%。同期银行间人民币对美元1年期远期合约为1美元对人民币7.7950元。

  二、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

  (一)稳步推动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发展

  2005年以来,中国人民银行以金融产品创新为突破口,促进货币市场与债券市场发展,拓宽经济主体融资渠道,优化金融资产结构。第三季度,企业短期融资券的发行规模逐渐扩大,浦东发展银行在银行间债券市场顺利发行首只商业银行一般性金融债券,债券远期交易较为平稳,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债券市场对外开放步伐加快,国际开发机构境内发行人民币债券进展顺利,金融市场基础性建设进一步完善,3家首批试点商业银行均已与境外机构联合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专栏4: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

  开展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试点,是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意见》的一项重要举措。

  6月21日,中国工商银行、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和中国远洋运输(集团)总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工银瑞信基金管理公司正式开业。7月26日,首只基金产品——工银瑞信核心价值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开始销售。

  8月12日,交通银行、施罗德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和中国国际集装箱海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交银施罗德基金管理公司正式开业。8月26日,首只基金产品——交银施罗德精选股票基金开始销售。

  9月28日,中国建设银行、美国信安金融集团和中国华电集团财务有限公司共同发起设立的建信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也正式开业,首只基金产品——建信恒久价值股票型证券投资基金于11月7日正式开始销售。

  从基金销售角度看,完成发行的这两只具有大型商业银行背景的基金得到了市场的充分认可。商业银行设立基金管理公司,对于坚定投资者信心、促进资本市场和货币市场协调发展、推进商业银行深化改革和提高国际竞争力,发挥了积极作用。通过这次试点工作,中国的金融监管协调机制得到了进一步完善,银行业和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取得新的进展。

  (二)进一步推动外汇市场发展

  为配合汇率机制改革的实施,支持新汇率机制平稳运行,中国人民银行研究出台了发展外汇银行间外汇市场的多项措施。一是于8月2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扩大办理人民币对外币远期业务银行主体,实行备案制的市场准入方式,允许银行根据自身业务能力和风险管理能力对客户报价,放开交易期限限制并扩大交易范围。《通知》还允许银行对客户办理不涉及利率互换的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二是于8月8日发布《中国人民银行关于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扩大银行间即期外汇市场交易主体范围,允许符合条件的非金融企业和非银行金融机构进入即期银行间外汇市场;增加银行间外汇市场交易模式,引进询价交易机制,为客户化、多样性的衍生交易创造条件;进一步丰富银行间市场交易品种。上述政策的推出,有利于国内经济主体进行汇率风险管理,有利于充分发挥银行间外汇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性作用。

  (三)股权分置进入积极稳妥推进阶段

  按照《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所明确的解决股权分置问题要“尊重市场规律,有利于市场的稳定和发展,切实保护投资者特别是公众投资者的合法权益”的基本原则,有关部门本着“试点先行,协调推进,分步解决”的操作思路,逐步解决股权分置问题。2005年4月29日,经国务院批准,证监会发布了《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有关问题的通知》,正式启动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截至8月19日,两批共46家试点公司全部完成了规定的改革程序,股权分置改革试点工作按计划结束,改革的操作原则和基本做法得到了市场认同,改革的政策预期和市场预期逐渐趋于稳定,总体上具备了转入积极稳妥推进的基础和条件。8月23日证监会、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商务部五部门联合发布《关于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的指导意见》,在总结试点阶段经验的基础上,针对下一步改革可能触及的各类复杂情况,对试点阶段制度安排作了相应的完善。此后,证监会、沪深证券交易所、中国证券登记结算公司等部门和机构发布了《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管理办法》、《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试点业务操作指引》、《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保荐工作指引》等配套规则,并于9月9日开始,按照每周推出一批的进度,积极稳妥的推进股权分置改革。截至2005年9月末,已有45家公司完成股权分置改革,99家公司进入股权分置改革程序。

  (四)进一步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

  随着保险业的快速发展,保险机构作为较大规模长期资金的持有人,已经逐步成长为债券市场上的重要机构投资者。为了在有效防范风险的前提下,引导保险机构扩大债券投资,提高资产质量,优化资产结构,8月21日,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保监会)颁布《保险机构投资者债券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这一管理办法的实施有利于进一步推动保险投资结构转变,提高保险投资证券化程度,增强保险投资核心竞争力。

  此外,近年来随着我国保险市场的健康快速发展,保险外汇资产已成为保险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拓宽保险资金运用渠道,在2004年颁布《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基础上,2005年9月11日,保监会颁布了《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管理暂行办法实施细则》,标志着保险外汇资金境外运用进入实质性操作阶段。这项制度建设有利于推动保险资金运用的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规范化,同时有效防范保险资金运用风险。

  第四部分宏观经济分析

  一、世界经济金融形势及2005年展望

  2005年第三季度,全球经济稳步增长。受飓风影响,美国经济增幅较上季度有所减缓,但仍保持了较强劲的增长势头。欧元区继续缓慢复苏,通货膨胀压力增强。日本经济复苏迹象逐步明朗,消费价格指数有望摆脱负增长。拉美和亚洲新兴市场经济体总体保持了强劲的增长。石油价格上扬、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是影响全球经济增长的主要风险。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5年9月预计,2005年全球经济增长4.3%,较2004年减缓0.8个百分点,维持了今年4月份的预期,但调整了增长结构,轻微下调了对发达国家的预测,相应上调了对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的预测。

  二、我国宏观经济运行分析

  2005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确定的工作部署和方针政策,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和增长方式转变,保持了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和物价的基本稳定,城乡居民收入、企业利润和财政收入均有较大幅度提高。但当前经济发展中也存在着固定资产投资规模依然偏大、进出口贸易不平衡矛盾加剧、出口结构不合理等问题。前三季度实现国内生产总值(GDP)10.6万亿元,同比增长9.4%,比上年同期低0.1个百分点;居民消费价格(CPI)同比上涨2.0%,比上年同期低2.1个百分点;贸易顺差683亿美元,同比增加644亿美元。

  (一)消费需求较快增长,投资需求增速逐季加快

  居民收入和消费较快增长。前三季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7902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9.8%,比上年同期加快2.8个百分点;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450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实际增长11.5%,比上年同期加快0.1个百分点。前三季度,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5万亿元,同比增长13.0%,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2.1%,比上年同期提高2.4个百分点。

  投资需求增速逐季加快,规模依然偏大。前三季度,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7万亿元,同比增长26.1%,比上年同期回落1.6个百分点,但比今年一季度加快3.3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0.7个百分点。城镇固定资产投资4.9万亿元,同比增长27.7%。从施工项目情况看,截止到9月末,施工项目计划总投资15.2万亿元,同比增长27.9%。从资金到位情况看,投资到位资金5.4万亿元,同比增长27.2%,资金充裕。总体来看,在2004年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基数相当高的情况下,前三季度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增速持续高于24%且呈逐月加快态势,施工项目及到位资金增幅均维持在同样高位,表明投资反弹的压力仍很大,投资需求过旺的危险依然存在。(见图4)

  贸易顺差在7月和8月大幅上升后,9月份缩小。前三季度,进出口贸易总额超过1万亿美元,同比增长23.7%,比上年同期低13个百分点。其中出口为5464.2亿美元,同比增长31.3%;进口为4780.8亿美元,同比增长16.0%;实现贸易顺差683.4亿美元,而2004年同期仅为39亿美元。第三季度当季,7月和8月的贸易顺差分别为105.5、105.9亿美元,但9月缩小到75.6亿美元,主要是因为9月份我国进口有所回升,特别是机电、高新技术产品进口有较大幅度提高。目前,我国对外贸易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是一些高耗能的资源性商品出口增长过快,不仅加大了国内能源、资源和环境的压力,而且加剧了对外贸易摩擦的矛盾。前三季度,外商直接投资合同金额1303亿美元,同比增长21.8%;实际使用金额432亿美元,下降2.1%。

  (二)第一、三产业增速减缓,第二产业增速加快

  前三季度,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3万亿元,同比增长5.0%,比上年同期低0.5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6.0万亿元,同比增长11.1%,比上年同期高0.2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3.2万亿元,同比增长8.1%,比上年同期低0.4个百分点。GDP构成中,三次产业的比重为12.7∶56.9∶30.4。

  农业生产形势较好,但基础有待进一步加强。夏粮总产达到1063亿公斤,比上年增长5.1%;早稻总产量318亿公斤,比上年减产1.3%;晚稻、玉米等秋收作物播种面积扩大,产量有望继续增加。全年粮食生产将再获丰收。但是,2005年以来农产品生产价格的上涨持续小于农业生产资料价格的上涨,这将对农民收入的增长和农业生产的发展造成不利影响。

  工业生产平稳增长,企业效益总体良好。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5.0万亿元,同比增长16.3%,比上半年低0.1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低0.7个百分点。产销衔接仍然保持较好水平,规模以上工业产品销售率为97.86%,与上年同期持平。受多种因素影响,不同行业之间效益明显分化,上游行业利润大幅增加,下游行业利润增速下降甚至亏损,但企业效益总体良好。前三季度,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实现利润9883亿元,在2004年较高的基数上进一步增长了20.1%,增幅比上半年提高1.6个百分点。

  (三)各种价格同比增幅平稳回落,但通胀压力依然存在

  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同比涨幅继续平稳回落。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2.0%,其中各季分别上涨2.8%、1.7%和1.3%。从食品和非食品的分类看,食品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逐步减弱,非食品价格上涨对CPI的影响相对提高。前三季度,食品价格上涨3.3%,影响CPI上涨1.1个百分点,贡献率为58%,比上半年回落7个百分点;非食品价格上涨1.3%,影响CPI上涨0.8个百分点,贡献率为42%,比上半年上升7个百分点。在非食品中,石油类能源价格上涨12.2%,影响CPI上涨0.2个百分点,其中汽油、柴油、液化石油气价格同比分别上涨了15.1%、14.6%和16.6%。扣除食品和能源的CPI上涨1%。从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分类看,2004年11月以来我国服务项目价格涨幅一直高于消费品,且保持上升趋势,值得关注。2005年前三季度,服务项目价格上涨3.5%,消费品价格上涨1.5%。总体来看,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主要是因为食品特别是粮食价格涨幅趋缓,石油及其相关产品价格虽然猛涨,但石油类能源在CPI中权重仅为1.2%,对CPI的影响不大。

  生产价格(PPI)进一步回落,但仍居于较高水平。前三季度,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累计同比上涨9.2%,比上年同期回落1.2个百分点;其中燃料动力类、有色金属材料类购进价格在9月份同比分别上涨15.8%和13.5%。工业品出厂价格累计同比上涨5.4%,比上年同期回落0.1个百分点;其中在9月份原油同比上涨33.2%,汽油上涨27%,柴油上涨22.3%,煤油上涨21.4%,原煤上涨21.8%。各类钢材涨价在0%-5%之间,铜、铝、铅、锌、镍的涨幅在2.5%-20%之间。前三季度,工业原材料、燃料、动力购进价格涨幅与工业品出厂价格涨幅之差为3.8个百分点,比上年同期分别回落0.3和1.5个百分点,表明企业消化上游价格涨价的压力进一步减轻。

  进出口价格继续呈回落态势。前三季度各季海关出口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7.6%、2.6%和2.5%,进口价格同比涨幅分别为10.1%、6.2%和-0.9%。第三季度,进口价格涨幅低于出口价格涨幅,贸易条件有比较明显改善。

  劳动报酬增速加快。前三季度,全国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累计劳动报酬同比增长14.8%,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平均劳动报酬同比增长13.4%,比上半年加快0.2个百分点。

  GDP缩减指数低于上年同期。前三季度,我国名义GDP增长率为13.7%,实际GDP增长率为9.4%,两者之差为4.3%,分别比上半年和上年同期低1.2和2.5个百分点。

  各种价格同比增幅平稳回落,但居民对物价的满意度却逐季走低,通货膨胀预期较强。

  值得指出的是,我国统计的CPI与真实通货膨胀水平之间有一定差异,一是目前在我国CPI统计中,服务类和资源类商品的权重过低,其价格变化未能得到适当反映;二是于水、电、燃气、交通等公共服务价格及石油等能源价格实行管制,其短缺程度也未能反映在价格中。今年以来,由于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飙升,我国成品油价格在不断跟涨,而且各地在成本不断上升的压力下纷纷上调了水电等价格,这对居民生活有广泛影响,但在我国CPI统计中这些项目权重不大,所以即使每个项目价格涨幅都很高,但对CPI的影响却很小。此外,由于价格管制,某些地方的某些产品出现短缺,如出现“油荒”、拉闸限电等。

  专栏5:国际原油价格上涨对我国经济的影响

  近年来,国际油价节节攀升,屡创新高。以纽约原油期货价格为例,西得克萨斯州中质原油(WTI)期货价格从2001年末的每桶19美元左右上涨到2005年8月30日的每桶69美元左右,涨幅达到250%。2005年8月29日,盘中曾一度突破每桶70美元,名义价格创历史最高水平。与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相对应,国际市场成品油价格也大幅飚升。

  受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影响,国际市场原油价格高涨并未造成我国成品油价格等幅上涨,但由此造成的我国原油价格和成品油价格倒挂对我国经济有一定的负面影响。目前,我国成品油市场价格以纽约、鹿特丹、新加坡三地市场一篮子价格的加权平均值为定价基础(即中准价)、各大石油公司有上下8%的浮动权力。在实际操作中,为了减少国际油价波动对国内油价、国内经济的影响,只有在三地市场价格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才会调整中准价,时间比国际市场至少滞后一个月左右。因此,国内成品油走势常常与国际走势背离,尤其在原油与成品油价格同时上行的过程中。2005年以来,国内原油价格已和国际接轨并持续上涨,但国内成品油价格尚未与国际接轨且相对较低,国内原油和成品油价格倒挂。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原油开采企业利润大幅增长,而在下游,政府严格调控国内成品油价格,几次小幅上调后仍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炼油企业亏损越来越严重。一些地方炼油企业为避免巨额亏损纷纷采取了停产或者减产。另一方面,过低的成品油价使得价格杠杆在石油供求调节上发挥不了应有的作用,市场配置石油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失效,不利于节约用油,同时还导致了不正常的投机需求快速增加,进而加剧了市场供求的紧张程度,一些地区甚至出现了“油荒”。

  鉴于当前石油定价机制所引起的种种问题,十分有必要加快推进石油定价机制市场化改革,理顺石油价格体系。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曾表示,我国将坚持与国际市场价格接轨的方向和原则,建立既反映国际市场石油价格变化,又考虑国内市场供求、生产成本和社会各方面承受能力等因素的石油价格形成机制,同时要建立上下游企业间合理的利益调节机制、相关行业的价格联动机制、对部分弱势行业和弱势群体适当补贴的机制。此外,还要建立相关的配套政策体系,包括健全与市场相关的法律法规体系、完善管理和监督体制、制定鼓励非公有资本进入石油行业的政策措施、加快现代石油市场体制建设,特别是要规范石油现货市场,善用期货市场。

  (四)财政收支总体良好

  财政收入持续快速增长。前三季度,全国财政收入2.4万亿元,同比增长16.7%,增速比上年同期减缓9.5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2.1个百分点;财政支出为2万亿元,同比增长16.4%,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4.1个百分点,比上半年加快1.4个百分点。收支相抵,收入大于支出3818亿元。

  (五)行业分析

  1.房地产行业

  第三季度,房地产投资增幅继续回落,房屋销售价格涨幅进一步放缓,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有所回升。受季节因素影响(秋季一般为房产销售旺季),部分城市商品房交易量有所回升,但仍低于5月份之前的交易水平。房地产开发贷款增速有所上升,个人住房贷款增幅继续回落。

  房地产投资增速平稳回落。房屋销售价格涨幅继续放缓。

  商品房销售面积增幅有所回升。前三季度,商品房销售面积3.47亿平方米,其中,现房销售面积1.33亿平方米,增长23%,比上年同期上升3.7个百分点,高于同期商品房竣工面积增幅3.3个百分点;期房销售面积2.15亿平方米。期房占全部销售面积的比重为61.7%。9月末,商品房空置面积1.09亿平方米,同比增长10.8%;其中,商品住宅空置面积6006万平方米,增长4.2%。

  房地产贷款增幅继续回落,开发贷款增速有所上升。9月末,商业性房地产贷款余额为2.68万亿元,同比增长19.0%,增幅比上年末下降9.7个百分点。其中,房地产开发贷款余额为8866亿元,增长16.8%,增幅比上年末上升2.3个百分点;政府土地储备贷款余额为1185亿元,同比增长56.2%。个人住房贷款余额增幅持续下降。9月末,个人住房贷款余额为1.8万亿元,同比增长20.1%,已连续17个月下降。此外,商业银行发放的委托性住房公积金贷款余额达2516亿元,增长30.9%,增幅虽比前三个月有所回升,但仍低于今年前5个月的贷款增幅。

  房地产业是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房地产业的健康发展,对于巩固和发展宏观调控成果,保持国民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金融机构既要加强风险管理,也要努力改善金融服务,积极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合理支持符合国家政策导向的房地产开发项目。引导房地产企业发展直接融资,鼓励普通商品房的建设与消费,加大对自住住房消费的支持力度,控制投资性购房贷款,促进住房价格基本稳定和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2.水的生产与供应业

  我国是一个干旱缺水的国家,水资源的自然条件较差,与此同时,粗放型的经济增长方式和水资源的价格体制扭曲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水资源的浪费,水资源不足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2004年,我国水资源总量为2.4万亿立方米,人均水资源是世界平均水平的31%。

  在我国39个工业大类行业中,水的生产与供应业是利润率最低的行业,并且有半数以上的企业亏损。2005年1-8月,水的生产与供应业盈亏相抵后累计亏损额为23亿元,成本费用利润率为-1.74%。水的生产与供应业全行业亏损主要是因为我国水价长期低于成本价,水价仅仅包含了水的工程成本和水的处理成本,而没有包括水资源的价格、水管理的成本和污水处理成本。

  水价过低致使我国水资源利用相对粗放,用水效率不高,用水浪费严重。

  污水处理价过低致使水资源污染严重。目前,我国污水处理费征收尚不普遍,部分已征收的仅为0.2~0.3元/立方米,这不仅不能补偿污水处理工程建设的投入,甚至不能保证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由于企业的外部成本很低,大量未经过处理的或不达标的废污水直接或间接排入江河湖泊,引起水质恶化,加剧了水资源的紧缺,每年排放的工业和生活废水从1997年的584亿吨增长到2004年的693亿吨,累计增幅为18.7%。

  总体来看,改革水的管理体制、建立合理的水价形成机制、调动全社会节水和防治水污染的积极性是当务之急。10月28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在全国资源价格研讨会上表示将全面推进水价改革,包括扩大水资源费征收范围,提高征收标准;推行面向农民的终端水价制度,逐步提高农业用水价格;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尽快把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调整到保本微利水平;合理提高水利工程和城市供水价格等。

  可以预期,随着水价改革的全面推进,我国的水价将会经历一个缓慢提高的过程,这一方面可以激励企业去投资水务,增加水的供给,缓解水资源不足的现状;另一方面也可以推动节约用水,不断提高水的利用效率和效益,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保障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然,水价改革与人民群众的生活密切相关,要充分考虑低收入群体的承受能力,宜把握时机,分步推进。

  第五部分 货币政策趋势

  一、我国宏观经济展望

  总体看,全年国民经济将保持良好的发展势头。初步预计,2005年GDP增长将超过9%,CPI在2%左右。

  消费、投资和净出口将继续共同推动经济增长。从消费需求看,目前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较快,存款利率水平较低,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进一步推进,这些都有利于刺激消费需求。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第三季度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城镇居民未来收入信心指数较上季提高1.9,较上年同期提高1.7,居民的增收信心较强。从投资需求看,前三季度全国新开工项目同比增加2.3万个,同比增长21.1%;新开工项目计划总投资同比增长27.9%,增幅高于2004年同期,固定资产投资仍有反弹的压力。从进出口看,世界经济总体上可能仍将维持较好的增长态势,有利于我国出口保持一定增幅,但部分发达国家贸易保护主义抬头使我国出口具有一定的不确定性。

  从价格走势上看,第四季度基期因素将明显减弱,同比CPI将止跌回升,年底会继续平稳上升;如果各地没有集中出台水、电、交通、燃气等公用事业价格调价措施,同比CPI不会出现大幅反弹。综合考虑CPI统计、价格控制等多方面因素,目前我国各类价格指数虽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回落,但出现通货紧缩的可能性很小,通货膨胀的压力依然存在。从近期看,我国国民经济持续较快增长,2005年以来,农民工、企业职工、公务员等工资都有不同程度上调,支出能力较强;生产资料价格虽然有所回落,但依然在高位运行;受企业亏损上升的影响,水、电、燃气、交通等调价压力越来越大,资源价格改革即将展开。从长期看,在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过程中,土地和劳动力等要素的价格均面临上涨压力,环境保护的成本也在不断增加。从居民对未来物价的走势看,中国人民银行2005年第三季度全国城镇储户问卷调查显示,有36.2%的居民预测物价上升,较上季提高3.7个百分点,6%的居民预测物价下降,较上季降低1.9个百分点,居民的通货膨胀预期有所上升。

  二、2005年第四季度货币政策取向与趋势

  2005年第四季度,中国人民银行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统一部署,继续执行稳健的货币政策,总量上保持连续性和稳定性,注意加强预调和微调。初步预计,2005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将达到2.3万亿到2.5万亿元左右,货币供应量增幅在17%左右。

  (一)灵活运用货币政策工具组合,保持货币信贷合理增长

  根据经济金融运行的变化灵活调整货币政策工具组合及政策力度。根据货币政策调控需要和银行体系流动性变化,在全面分析预测第四季度银行体系流动性走势的基础上,合理把握公开市场操作的节奏和力度,有效调节银行体系流动性,努力保持流动性总量适度、结构合理和货币市场利率的平稳运行,保持货币信贷适度增长。

  (二)继续贯彻落实利率市场化的政策

  按照利率市场化改革要求,继续贯彻落实已出台的利率市场化政策,研究相关的配套措施,引导商业银行和农村信用社提高风险定价和负债管理的能力。研究并完善利率的形成和传导机制,加强对货币市场利率、民间借贷利率和存贷款利率相关体系的研究。进一步完善票据市场利率以及市场化产品的定价机制,合理反映期限和信用风险。逐步建立健全中央银行利率调控体系,提高中央银行对市场利率的引导能力。

  (三)发挥信贷政策在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及经济结构调整中的作用

  积极发挥“窗口指导”和信贷政策在优化信贷结构中的作用,引导商业银行更好地贯彻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原则,既要增加对经济发展薄弱环节和有效益、有市场的企业贷款,继续加大对农业、中小企业、增加就业、助学的信贷支持力度,又要提高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继续完善信贷期限结构错配监测指标体系,合理控制中长期贷款。促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引导商业银行增强应对经济景气变化的能力,健全贷款的激励和约束机制。研究支持扩大消费的金融措施,配合支持扩大内需的其他政策,研究增加消费信贷品种,推动商业银行拓展消费信贷的深度和广度。密切监测房地产调控政策效应和房地产市场变动情况,支持合理住房消费。指导商业银行运用利率定价手段改进住房金融服务和风险管理,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四)加快推动金融市场建设和金融工具创新

  大力推动金融市场制度性建设,扩大直接融资渠道,改善金融资产结构,丰富金融市场层次,推进金融市场的整体协调发展。大力培育和发展机构投资者,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鼓励金融产品与金融工具创新,发展金融衍生产品,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加强金融市场基础设施建设,为金融市场发展提供良好的法律、技术环境。加强金融市场监督管理,保证货币政策顺利实施,维护金融市场秩序。

  (五)加快推进金融体制改革

  继续推进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造,促进其转换经营机制,完善治理结构。深化政策性

银行改革,使其转变为符合市场经济需要的、财务上可持续、有竞争力的开发性金融机构。全面推进农村金融综合改革,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积极探索包括小额信贷组织在内的新型农村金融组织形式,开发新的农村金融产品。鼓励社会资金参与中小金融机构重组改造。规范和引导民间借贷,发挥其活跃民间经济活动的积极作用。加快推进存款保险制度建设。推进高风险金融机构市场退出工作,研究建立金融风险防范和化解的长效机制。

  (六)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进一步增强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中的基础性作用,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加快外汇市场建设,积极推出各类外汇衍生产品,为企业、居民和金融机构规避外汇风险服务。继续改进外汇管理,进一步推动贸易投资便利化,规范和引导外汇资金流入,适当拓宽资本流出渠道。促进国际收支基本平衡。

  (报告有删节)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