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华融副总裁丁仲篪:华融完全有可能进军证券业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9日 03:36 第一财经日报

  本报记者 蔡臻欣 郝渊侃 发自上海

  随着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进程的日渐明朗,原先承载着这些银行不良资产剥离重任的四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却因政策性功能即将停止而日益面临着“无米之炊”的尴尬境地。但《第一财经日报》日前获悉,中国华融资产管理公司(下称“华融”)已经开始加速商业化转型进程,下一站有望进军证券业。

  昨日,华融副总裁丁仲篪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电话采访时对此态度非常明朗:“华融进军证券行业是完全有可能的,目前这方面已经不存在任何障碍。此前我们成功处置了德隆集团的不良资产,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这些都证明我们有能力将业务拓展到更广阔的领域。”

  华融进军证券业将依循怎样的具体路径?对于《第一财经日报》提出的这个问题,丁仲篪表示正在酝酿之中,“首先我们还是期待政府和有关监管部门能够放宽相关政策,提供给资产管理公司一个更强大的运作平台。”

  华融奉命托管处置德隆旗下中富、德恒、恒信三家券商,至今已11个月有余。

  据报道,丁仲篪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华融打算发展成为一家具备投资银行功能的综合性金融机构。对此,丁仲篪告诉《第一财经日报》,目前华融还没有明确的向投资银行转型的计划,“可能是他们的理解有误”。他对于投资银行的话题出言谨慎:“这不是我们一家说了能算的。”

  不久前,华融刚刚获得英国标准协会颁发的ISO9001:2000国际质量管理标准认证证书,成为国内首家通过此项认证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他表示,华融公司通过认证的业务范围包括资产收购、管理和处置业务,证券承销和投资业务,财务顾问和管理咨询服务以及资产的委托代理服务,几乎覆盖了该公司目前所有业务。

  一位金融业人士对《第一财经日报》表示,国际质量管理认证是对企业管理水平的认可和检验,此前国内获认证的主要是制造业企业,现在华融作为一家专业金融机构如此看重国际质量标准认证,“说明他们的抱负不小。”

  早些时候曾有传闻称,华融正准备收购“国字头”的中国科技证券,且华融的经营决策委员会已商议过此事,双方处于商业谈判之中。

  除了华融以外,其他三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也均已在商业化转型方面有所举措,与证券业的“亲密接触”也一直不断。信达、东方两家资产管理公司此前受证监会委托,对汉唐证券公司、辽宁省证券公司和闽发证券公司进行托管经营。信达还一度被传闻将注资华夏证券并参与其重组过程。日前则有消息称,信达将与澳洲联邦银行(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旗下的首域投资(First State Investments)成立一家合资投资公司。

  华夏证券分析师冯雷告诉《第一财经日报》,资产管理公司可以通过交叉收购、新设重组等方式获得券商业务资格,“个中关键是政策面是否允许,此前华融、东方对旗下托管券商先后提出‘新设重组’方案,意欲借此承接券商牌照,但被

财政部予以否定。”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中国首选,价值之选!欢迎订阅第一财经日报!
订阅电话:
010—58685776(北京)
021—52132511(上海)
020—34254460(广州)
0755—82416077(深圳)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相关网页共约324,000篇。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