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商行可能遭遇资产证券化尴尬 | |||||||||
---|---|---|---|---|---|---|---|---|---|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08:26 中国证券报 | |||||||||
中央财经大学金融学院 王雯娟 王剑敏 种种迹象表明,中国的资产证券化正在从理论探讨走向实际运作。从国际经验看,资产证券化给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都带来了发展机会,那么,在中国目前的金融环境下,信贷资产证券化能否像预想的那样有助于解决商业银行的问题呢?
不可否认,信贷资产证券化为相关参与机构尤其是信托机构带来了发展和创新的机会。对于发起人商业银行而言,央行银监会负责人就《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管理办法》答记者问中指出:开展资产证券化有助于改善银行业信贷结构错配状况,提高银行资产的流动性,加速信贷资金周转,有助于提供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但是,笔者个人认为,以上作用的发挥存在以下三方面的局限性: 首先,从信贷资产证券化标的资产来看,由于资产证券化的发展在我国还处于起步阶段,所以作为信用基础的资产池中的资产都是发起机构商业银行的优质资产,其违约率远低于其他资产。如建行即将推出的ABS的基础资产是住房抵押贷款50亿元,来自上海分行、江苏分行和福建分行,其中上海分行30亿元。今年上半年建行整体的不良资产比率为3.91%,而今年1季度末个人住房抵押贷款不良资产比率仅为1.2%。这样,银行就缺乏进行资产证券化的动力。 其次,从信贷资产证券化过程中银行的收入状况来看,根据《信贷资产证券化试点办法管理》规定,银行可以充当发起人和贷款服务机构,那么收入来源主要是资产售让收益、贷款管理服务收入和新资产的收益三部分。由于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各参与机构的收入均来源于资产池中资产的未来现金流入,所以银行的资产售让收益和贷款管理服务收入绝对量必定远远小于原资产的收益,所以资产证券化本身并不意味着收入状况的改善,而在于释放资本,提供流动性,以获得更好的投资机会。但是,目前我国商业银行不是缺乏流动性,而是流动性过剩。最近,中国工商银行行长姜建清指出:一方面由于目前利率风险已经开始凸显,债券市场、货币市场价格不断走低;另一方面对人民币升值预期的客观存在,资本流向中国的情况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国内银行业可能会因为大量资金流入银行体系而形成流动性相对过剩的难题。在银监会对资本充足率严格要求的诸多限制下,银行没有过多配置短期流动资金的选择,只好将资金投向短期债券和短期货币市场工具,而目前货币市场短期利率走低,直逼超额存款准备金利率下限0.99%,银行的盈利空间越来越小,市场风险进一步加剧。 第三,实施资产证券化,银行将资产转移到资产负债表外,释放风险资本金,从而提高资本充足率。但是,这一作用的发挥是以实现了风险的有效转移为前提。根据《巴塞尔新资本协议》的要求,判断风险是否有效转移是根据交易的“经济实质”,而不仅仅是交易的会计形式和法律形式。从资产证券化实践来看,银行往往通过持有次级证券、超额担保、信用衍生工具、利差账户、费用利息收入次级偿付和利差收入延期支付等信用增级手段为证券化交易提供支持,这会使一部分风险保留在银行,那么银行就应计提相应的监管资本,使得资产证券化在提高资本充足率方面的作用大打折扣。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