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聚焦央行首份金融稳定报告 周小川:建立灵活有效的金融风险应急机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8日 07:57 中国证券报

  记者郭凤琳 北京报道

  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中国金融稳定报告》致辞中称,未来几年,中国人民银行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探索维护金融稳定的新方法、新途径和新手段;建立健全中央银行、财政部门同银行、证券、保险监管机构之间的协调机制,提高金融监管水平;建立和完善存款保险制度、证券投资者保护制度和保险保障制度,建立灵活有效的金融风险应急机制。

  周小川称,通过深化改革,中国实现了金融稳定。由于中国在经济转轨过程中积累的金融风险和历史包袱较重,在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进程中还会出现很多新的金融风险。目前,中国直接融资与间接融资比例失调,银行贷款占GDP的比例过高,金融风险集中于银行业;币值稳定仍然面临很大的潜在压力,汇率形成机制仍待进一步完善;金融机构的风险控制和公司治理水平离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金融创新能力不足;在金融机构风险处置中,防范道德风险的任务依然艰巨;金融生态环境有待进一步改善。伴随着中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的调整以及国际经济金融形势的变化,日益开放的中国金融体系必然面临更多的内外部冲击和压力,维护金融稳定的任务艰巨,需要各个部门的共同努力和全社会的关注与支持。

  周小川称,中央银行维护金融稳定的职能与制定和执行货币政策的职能是互相促进的。从有关国家和地区的实践来看,中央银行和金融稳定方面的实际角色与责任远超过了理论上的定位。按照《中国人民银行法》的要求,中国人民银行正在积极探索确立金融稳定的目标和任务、明确维护金融稳定的方式。

  在金融机构改革方面,国有独资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成效显著,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工商银行在股份制改革过程中,现代公司治理结构开始发挥作用。资本充足率、资产质量、风险拨备和盈利水平等财务指标大幅度提高,抵御金融风险的能力大大增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取得重大进展,试点地区农村信用社经营状况开始好转,资金实力明显增强。交通银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和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在境外成功上市,提升了公司治理水平,增强了国际竞争力。

  在金融市场建设方面,中国政府注重建立健全货币市场、资本市场、保险市场有机结合并协调发展的机制,维护金融市场平稳运行,防范系统风险。近年来,货币市场和保险市场日益完善,参与主体日渐多元化,产品逐步多样化,跨市场的金融创新产品不断出现。2004年初颁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资本市场发展和证券业改革进行了整体部署,将大力发展资本市场提升到国民经济发展全局的战略高度,资本市场的深层次问题有望得到稳妥解决。

  周小川认为,对中国金融体系的稳定性进行评估,是正确判断金融形势、及时化解金融风险、有效维护金融稳定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之一。国务院明确要求中国人民银行要加强对系统性金融风险的监测和防范,做好金融稳定评估工作。中国人民银行决定从2005年起,定期出版《中国金融稳定报告》。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