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企业年金市场亟待税收政策撬动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7日 23:47 和讯网-证券市场周刊

  机构觊觎年金蛋糕已久,然而年金市场却迟迟难以启动。业界普遍认为,尽快出台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是撬动企业年金市场的最有力的工具

  作者: 本刊记者 陈玉强/文

  从5年前企业补充养老保险更名为“企业年金”时起,企业年金就得了一种外热内冷的
“怪病”——外部的方向性政策频频,而内部的推进细则迟迟未出;外部的金融机构热情高涨,而内部的企业按兵不动。

  近日,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刘永富在“企业年金制度建设与市场发展论坛”上透露,11月,国务院将发布完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的新决定和新部署,随后,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将会同有关部门继续加强企业年金制度的建设,包括出台税收优惠政策。业界普遍认为,尽快出台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是撬动企业年金市场的最有力的工具。

  然而《证券市场周刊》获悉,企业年金的税优政策何时出台,仍不确定。

  机构热,企业冷

  8月2日,经过专家评审,国家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公布了第一批企业年金管理机构名单。但与社保基金选秀后立马划拨资金给相关投资管理人不同,在企业年金选秀中脱颖而出的29家机构,只得到一根“打狗棒”,而“饭”还得自己去“讨”。这些金融机构在找业务的过程中,普遍开始感到失望,因为他们的“热脸”贴上了企业的“冷屁股”。

  据全国总工会保障工作部副部长刘海华透露,全总近期的一项调查显示,企业年金实际存在“三热、三冷”:从执行系统来看,劳动管理部门是上热、下冷,一些省份的主管部门都解释不清楚企业年金是怎么回事;从运作系统来看,是机构热、企业冷;从政策层面来看,是市场热、源头冷,企业年金的主体是企业和职工,如果源头不放水后面什么都没有,政策冷的另一个表现是,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关于企业年金理事会、企业年金管理委员会的一些相应政策文件的出台。全国总工会此次调查的结论是,企业年金制度要想推行,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有专家预测,未来3年内我国的企业年金市场每年将有1000亿元的增长规模,各类年金总量可达5000亿元人民币左右。据世界银行的观测,至2030年中国养老保险基金总规模将高达1.8万亿美元。然而在企业大都按兵不动的现实面前,这些预测仅仅停留在纸上而已。

  企业年金评审专家杨燕绥指出,中国的企业年金正处在十字路口。企业年金要面对资金风险、政策风险、通胀风险、投资风险。而作为企业年金的管理机构,中国现在的信托业过于幼小,难以撑船;保险业依恋保险合同,难以举足;基金业受制于信誉差的社会环境,难以取信。

  企业年金评审专家施明才指出,企业年金的运营成本比较高,从企业年金基金中支付基金管理机构的综合费用高达1.6%以上。而目前中国的资本市场尚不成熟,投资收益减去投资成本以后,搞不好还不如银行的3年期存款的收益率高。

  缺乏税优政策撬动

  中国的企业年金计划采取的是以美国的401K计划为代表的DC计划(缴费确定型),而美国的401K,是通过税收的优惠来推动它的发展。业界普遍认为,在目前环境下,尽快出台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是撬动企业年金市场的最有力的工具。

  目前,国家对于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条件没有统一的规定,仅在辽宁省开展了试点,企业为职工缴费占工资总额4%以内的部分可以免征所得税;另外全国有19个地区对企业年金给予了地方性的税收优惠政策,但也只针对企业缴费环节。企业年金是由企业和个人缴费建立,目前企业年金的个人缴纳部分没有优惠,比如广东省就明确规定,职工个人出资的企业年金费用在本人税后工资、薪金中负担。此外,企业年金在投资环节和领取环节的税收优惠政策也没有出台。

  按照目前的标准,由企业缴纳的基本养老保险缴费率(相当于企业工资总额之比率)平均为22%、失业保险费率为2%、医疗保险费率为6%,几个项目合计,企业需要缴纳相当于工资总额30%的社会保险费,如果再加上职工个人缴纳的份额,还将提高10个百分点。这对于一些企业而言已经是一个不小的负担。由于企业年金计划并不是强制性的,没有税收优惠政策的撬动,一些企业并不乐意为之。

  大部分在华的跨国公司在建立企业年金时,只由企业缴费,而不要求员工缴费。翰威特咨询(上海)有限公司的高级顾问谌摈指出,主要原因都是因为中国的税收政策不明朗。

  企业年金评审专家巴曙松警示说,企业年金税收政策的不确定性还将带来企业年金投资收益的不确定性。

  税优政策缘何难产

  据《证券市场周刊》了解,正在制订中的企业年金税收优惠政策,基本参照的是美国的401K条款,比如在缴费环节不征税,企业按规定为员工缴纳的部分,可以在税前列支,员工按规定缴纳的部分则可以延迟纳税;在领取环节征税,企业年金的投资所得和本金在员工领取时按工资薪金的性质征个人所得税。

  知情人士透露,有美国的401K条款作为参照,企业年金相应的税收优惠政策并不难制订,难的是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制度需要平衡各方利益关系。

  国税总局一位官员指出,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政策要考虑财政的承受能力,税优政策还要与税收管理水平相衔接,要方便操作。

  巴曙松对此表示了不同的看法,他指出,站在整个社会的稳定的角度来看,对企业年金的税收优惠只是蝇头小利。2004年的税收收入增长了25.7%。税收的增长速度高于GDP的增长速度加上通货膨胀的增长速度。而对企业年金税收优惠导致的税收减少额只占到整个税收收入的1%左右。失去了1%的小利,而得到的是养老保险第二支柱的这个大利。

  劳动保障部作为企业年金的主管部门,近两年颁布了《企业年金试行办法》、《企业年金基

  管理试行办法》等8个文件,规定了建立企业年金的条件、程序和待遇的办法,明确了企业年金基金的管理、治理结构和市场化运营的规则。但一些细则有待完善,这也为税优政策的出台增加了不确定性。

  上述国税总局官员指出,在企业年金的受托环节,目前企业年金理事会的法律地位还不明确,纳税主体的法律地位不能确定,与这相应的税收事项也不好明确。

  背景资料

  美国401K账户的税收优惠政策

  美国税法规定,雇主对雇员401K账户拨款,享受全部免税的优惠;雇员对自己401K个人账户的缴款享受推迟纳税的优惠,直到退休,也就是税前缴费,而且政府不对该账户赚取的红利、利息、资本所得征税,只是退休后取出资金时才征税(而退休后所处的所得税等级往往较低),递延纳税带来的税收优惠大大刺激了401K计划的发展。2000年底,美国的401K账户资产规模已达1.7万亿美元,其中将近半数投资于各类共同基金,占美国共同基金总资产的11%,在过去的20多年中对美国基金业的发展起了重大的推动作用。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