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股权多元化是完善公司治理机制必然要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11月03日 07:44 中国证券报

  中国国际经济关系协会常务理事 景学成

  中国银行在2004年的年报中特别提到积极引进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管理和经营,在自有优势外汇经营管理基础上,进一步向本币、债券、基金、保险等多层面发展,进而使股改之后的资产效益得到促进和提升。可以说引进国外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是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革的重要一步。

  过去中国银行作为外汇外贸专业银行,在国际业务方面拥有雄厚实力,积累了丰富的国际化管理经验,而且网点分布较合理、人员负担较少。凭借这些优势,中国银行得到了国外战略投资者的青睐。随着战略投资者的引进,中行的股权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而这种变化从根本上来讲,也是中国银行股份制改革的目的所在,对中行迈向权责明确、运作规范、制衡有序的现代化金融企业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是国有

银行改革不可替代的推动力。近年来国内的实践已证明,引进国内战略投资者或者雇用国外管理人员无法起到推动国有企业的市场化进程。国有银行作为国有特大型企业,机构人员众多、利益关系复杂,市场化的转变绝非易事。国外战略投资者通过较大比例的占股,外资进入国有银行必然打破现有的关系和利益格局,在银行内部形成利益的硬约束,推动国有银行的市场化改革。

  其次,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是良好公司治理的基础。产权制度是企业内部组织制度形成和发挥作用的基础,不同的产权制度会产生不同的产权激励机制,进而决定了公司治理机制及其运行效率的差异。因而,公司治理机制的优化从根本上受制于产权制度的优化。只有股权多元化,才能从根本上保障股东和存款人的合法权益,实现股东价值的最大化。

  在引入战略投资者之前,中行是国有独资的股份制银行。全民所有制的国有商业银行的一个先天性缺陷就是所有者虚置,从而使国有银行的经营行为很容易偏离商业化轨道,而更加体现出行政色彩。这不仅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很难从根本上摆脱政府的行政干预,而且表现在国有商业银行严重缺乏所有者投资回报的约束。引入战略投资者之后,中行成为国有控股的商业银行。引入多样化的股东后,银行的经营管理将不仅仅对国家负责,还要考虑到其他股东的利益,服从股东价值最大化的现代商业银行经营目标。借助于战略投资者和海外监管机构对国有出资人代表及政府的非规范行为形成一定的制约力,从而有利于推动银行建立良好的公司治理结构和运行机制,并推动相关改革和法制建设。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股权结构的改善有助于提高经营决策的水平,控制日常管理的非市场性风险,使得中行在经营治理上更符合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

  第三,引入国外战略投资者有助于增强市场竞争力。

银监会曾确定的国有商业银行引入战略投资者有四个原则:长期持股、优化治理、业务合作、竞争回避。可以看出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最终目的还是把国有商业银行建成有市场竞争力的现代化金融机构。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国有银行面临着前所未有的压力,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金融服务业的快速变革、信贷产品发展的日趋困难,更来自于国内外商业银行的竞争。这种压力对我们的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目前我国的国有银行在经营理念、经营方式、经营手段、内部控制等很多方面与国际先进银行有较大差距。

  国际上一些享有盛誉的大型商业银行,他们有着很长的银行经营史,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和管理水平。通过引进战略投资者的方式,使我们与国际性商业银行建立紧密的资本纽带,有助于引进先进的管理理念,有利于市场化运作与经济模式的完善与健全,按照市场的原则和需求来改造国有商业银行。同时在产品、客户各个方面也会带来创新的产品和服务理念与效率,打破国有银行政策保护中的经营方式与思路。

  第四,多元化的股权结构是加强市场监管的要求。

  传统上对国有商业银行监管仅限于政府部门,其内部约束与市场监管基本是失效的。多元化的股权结构在建立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内部约束的同时,也是促进国有商业银行公开上市,接受市场监管的必需条件。

  国外战略投资者的引入加强了国际金融市场对国有商业银行的信心,增强了国有资产获取发行溢价的能力,加快了国有商业银行在国际发达证券市场公开上市。上市后国有商业银行将直接接受海外更加成熟和严格的监督管理,包括银行业监管机构以及证券公司、资本市场、评级机构、研究机构等多方面对银行经营管理的关注和制约,有利于真正强化银行监管约束。

  第五,由国家控股、战略投资者主导、中小股东为辅的股权结构有助于保证金融系统稳定。

  股权结构改革后,国有控股使得国家依然能够保证对国有金融机构特别是像中行这样的大型商业银行的控制权,同时通过国有控股金融机构的健康发展,维护整个金融系统的稳定。

  目前金融市场的对外开放正在加快,如人民银行在8月9日和10日先后推出的《关于加快发展外汇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以及《关于扩大外汇指定银行对客户远期结售汇业务和开办人民币与外币掉期业务有关问题的通知》。而按照WTO协定,国内银行业在不久的将来将直面国外金融机构的冲击。但我们相信股权多元化的中国银行将进一步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充分吸收战略投资者的管理理念、管理经验、技术手段,接受国内外市场的监督,充分利用自身国际化运作的机构规模、技术娴熟以及历史经验,恰当把握国际发展机遇,发挥外汇资本结构优势、经验积累优势,使中行的资本结构和效益产生新的飞跃和提高。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爱问(iAsk.com)


评论】【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