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争夺伦交所 > 正文
 

群雄再抢伦交所麦格理成新买家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6日 07:57 中国证券报

  记者陈晓刚 报道

  澳大利亚最大的投资银行麦格理银行(Macqua r i e )此前的海外业务一直集中在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上,不过这些小“Case”显然已经不能满足该行的胃口。海外媒体披露说:麦格理已将目光锁定在欧洲最古老的证券交易所——伦敦交易所身上,并将提出超过10亿英镑的价格收购伦交所。

  竞购战再度火热

  持有麦格理股票的基金经理普遍认为,伦交所的现金流稳定,在行业内地位稳固,这些因素都是令麦格理心仪之处。但是他们也预测说,伦交所对麦格理来说并非已是“囊中之物”,还有众多对手虎视耽耽,伦交所竞购战有愈演愈烈的趋势。

  对于伦交所兴趣最大的无疑要属德意志交易所。早在1998年,该所就首次向伦交所提出了合并提议,但却无功而返。2000年,德交所再次试图启动与伦交所的合并方案,并计划缔造一个新的国际性交易所“iX”,但该方案又被伦交所的股东无情否决,双方第二次擦肩而过。今年新年伊始,德交所CEO维尔纳·塞弗特再度出价13.5亿英镑,重新向伦交所提出了收购建议,但由于内部股东的强烈反对,德交所在3月6日宣布暂时撤销对伦交所的收购计划,塞弗特也于5月9日被迫辞职。不过据外界推测,德交所对伦交所依然痴心不改,并可能保留在任何第三方宣布对伦交所发出收购要约后再次进行收购的权利。

  与此同时,管理着巴黎、里斯本、阿姆斯特丹等股票交易所和伦敦国际金融期交所的欧洲联合股市(E u r o n e x t )也一直对伦交所兴趣盎然。此外,曾于2000年欲染指伦交所的瑞典交易所母公司——OMX日前更紧锣密鼓,加紧了与伦交所的谈判。

  各大欧洲交易所瞄准伦交所不放,从一个侧面反映了进入新世纪以来,在欧元进入流通以及欧盟扩大等欧洲一体化进程不断加快的大背景下,证券交易市场进行整合的一个总趋势。欧元启动为欧洲经济一体化更进一步向纵深发展加大了油门,也使得证券市场一体化成为一种自然趋势。在这种趋势下,在澳大利亚“土生土长”的麦格理银行强行加入竞购战,福兮、祸兮还很难说。

  麦格理的投资算盘

  麦格理银行原是英国HillSa m u e l 公司的一个部门,于1969年创立。1985年更名为麦格理银行,并于1996年在澳大利亚交易所上市,目前已成为澳市场以市值计算的第十大公司。自从现任首席执行官阿兰·莫斯于1993年上任以来,麦格理银行的业绩突飞猛进,近五年内业绩已增长了四倍左右,仅以最新财政年度数据为例,公司净收入增长的幅度就高达67%之多。

  近年来,麦格理银行已从专注于国内业务逐渐发展成拥有区域影响力的银行,该行大多数的扩张策略往往都依托特设基金业务来实现,在收购资产后,将其纳入资产负债表,并捆绑在某只基金中,再出售给投资者。麦格理的投资业务目前主要集中在地产和基础设施项目上,在近期屡有收购的信息传出:先是在7月底,麦格理银行表示,计划在印度开设证券公司,并开展其特色基金业务,据悉,麦格理银行目前正在计划竞购孟买和德里机场的部分股权,涉及的投资额可能将达到20亿美元;与此同时,麦格理银行又联合数名投资者购买了中国9个购物中心项目,其中麦格理共出资9300万美元获得24%的股份;本月中旬,麦格理基金管理部门主管又表示,目前正在与香港、新加坡、泰国及日本方面接洽,并已与中国、印度等方面展开谈判,计划在未来三年内每年进行两至三项投资,从而构建起涵盖约10项业务的投资组合。

  欧洲市场方面,近几年来麦格理银行也在大力开展业务,并在投资方面获得广泛赞誉,在固定收益上几乎处于垄断地位。但这家澳大利亚银行一直未表现出其在股票交易或贸易方面的兴趣,因此其出色的收益并不足以保证其在收购中获得成功。

  合并面临监管门槛

  自从各方势力先后加入争夺伦交所的并购大战之中后,英国金融监管机构开始主动介入此事,英国公平贸易办公室所属的竞争委员会7月底发布了对此的初裁结果。竞争委员会认为,在当前形势下,伦交所无论被何方并购,都会削弱英国证券市场的竞争氛围,而这一威胁主要来自提供后台服务的交易清算与结算环节。

  在整个证券交易过程中,清算和结算环节虽然单调但却相当重要,它对股票和资金之间的转换进行最终确认,确保了整个交易得以顺利完成。目前,一些竞购者都有自己独立的交易结算所,如德交所控制着EurexC l e a r i n g ,而欧洲联合股市则是伦敦结算所的控股方。令监管机构担心的是,并购战的胜出者会利用自己对清算与结算领域的高度控制力,阻止其他竞争对手顺利进入伦敦金融市场。竞争委员会于是建议说,为了避免出现由关联交易引发的垄断局面,在并购伦交所之前,德国证交所应尽力削弱EurexC l e a r i n g 的控制权,而欧洲联合股市也要进行这样的工作。

  市场分析人士指出,收购价格也将成为并购交易能否达成的主导因素。7月中旬,伦交所公布的经营业绩不错,尽管伦交所方面表示,交易所拥有“独立战略”而且“还不准备出售”,但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这其实是抬高价码的手段。截至6月30日的财政季度中,伦交所的经营收入增长了13%;而数据显示,其七月份的交易量更增长了38%;自竞争委员会发布初裁结果后,伦交所股价已上涨了8.5%;这些数字都意味着谁想最终拿下伦交所,还需要多掏腰包才行。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爱问(iAsk.com)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2006 SINA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