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纵横新浪首页 > 财经纵横 > 焦点透视 > 正文
 

三因素制约 年金难规模入市


http://finance.sina.com.cn 2005年08月13日 01:28 新文化报

  近日,随着太平养老保险以托管人的身份接手辽宁直属60家企业的年金业务,企业年金的信托型市场运行体制正式启动。然而,分析人士认为,由于种种因素的制约,短期内企业年金大规模入市并不现实。有效资金供给不如预期

  根据官方的口径,我国现有的企业年金存量为500亿元,保监会预期,我国今后每年企业年金新增额将超过1000亿元。到2010年,将达万亿元规模。然而,有专家表示,这些数字
代表的仅是一个潜在的资金供应量。据了解,在劳动和社会保障部正式实施信托型的市场化年金运行体制(发放37个牌照)之前,我国的企业年金大部分是以补充养老金的形式运作的。仅有一部分以委托理财的形式交由券商打理,更有企业只是以某种形式保留出来,没有进行投资。这些形式的资金中,只有很少一部分投资于股市。因此,企业年金投资股市的有效供给量远远达不到目前测算的资金存量。资金性质决定安全第一

  企业年金最大的目标是维护基金安全,尽量规避市场风险。从本质上来说,企业年金也是老百姓的养命钱。根据《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企业年金投资股票不得超过基金净资产的20%,而投资与股票基金和投资型保险的比例也不得高于30%。因此可以预见,即使现有的企业年金都转换成新的市场化模式,入市的规模也不会很大。政策盲区有待明朗

  相关政策的不明朗成为制约企业年金入市的又一个障碍。虽然《企业年金试行办法》和《企业年金基金管理试行办法》的颁布标志着我国企业年金制度的正式确立,但两办法都没有对具体的实施规则作出明确的规定。操作层面上,相关各方都感到无章可循。首先,各机构的角色应该如何转换;与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已经签约的项目是否需要结束;各地方的年金管理中心在推出受托人牌照制度后,是可以继续管理年金或接受委托,还是要将业务进行交接。其次,对于已取得牌照的各机构,是否可以享受相应的税收优惠。我们目前最需要明确的就是能否享受与年金中心一样的税收优惠,否则很难开展业务。(蔚霆)(新闻编辑:曲兆佳)(来源:新文化报)


    新浪声明:本版文章内容纯属作者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并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谈股论金】【收藏此页】【股票时时看】【 】【多种方式看新闻】【打印】【关闭
爱问 iAsk.com


新浪网财经纵横网友意见留言板 电话:010-82628888-5174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会员注册 | 产品答疑

Copyright © 1996 - 2005 SINA Inc.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新浪网

北京市通信公司提供网络带宽